© 2005-2024 星侨网路书店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精选超过1000个男女英文名,让你取个道地又好听的英文名!
◎精选超过1000个男女英文名,取英文名的最佳参考宝典。
◎深刻剖析各国的姓名来源与取名文化,教您取个好听又有意义的英文名。
◎提供数百位华人名仕所取的英文名,体验名人取名的趣味性。
What’s Your Name?
别等你到了某个国家后才发现:我的英文名字取错啦!
实验显示,老师们给「大卫兹」(David’s)试卷的分数常比「埃尔默」(Elmer’s)高?
巴比(Barbie)或坎迪(Candy)这两个名字绝不可能是政治家、律师或工程师?
人名背后的深层含义,取名字前一定要搞懂!
你的英文名字来自希伯来语、拉丁语还是希腊语?
取英文名首先要道地,同时更要好听、有意义,切记不要误用有忌讳的名字。
瞭解更多英语民族的姓名文化与发展歷史,看看中华名人当年如何取名,会让我们取名更加丰富,更有把握。
本书4大特色
1.精选超过1000个男女英文名;
2.深刻剖析英文名字的起源与命名文化;
3.提供各式常用英文名与中华名人使用的英文名;
4.教您轻松取个响亮的英文好名!
取英文名字要地道,要符合英语世界的习俗,这似乎和取中文名字要遵守的规则大体相似。
任何一个民族,在取名活动中,都不能触碰一条红线,即取名的忌讳……实际上,英语世界也有搞笑的名字,是应该忌讳的,像金钱(Money)、红橘(Tangerine)、巧克力(Chocolate)、加倍(Double)、永远年轻(Forever young)、漂亮的(Nice)、猪崽(Piglet)等名词或形容词,是不能用来做名字的。
取英文名字要想简单的话,便直接从〈女孩的名字〉或〈男孩的名字〉里挑选一个,凭自己的感觉、爱好──即可了事。要想懂得多一点,就得瞭解英语世界的文化,起码读读大百科全书中的「Names」词条,多读一些真实的而有个性的名字,你便会知道,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竟然有父母为孩子取名伊索(Aesop)和柏拉图(Plato)的,还是受到人们的非议。美国有人姓Shakespeare,此姓极罕见,但据说他的家世压根儿与莎翁无关,而父母偏偏给他取名William,便带来诸多麻烦。从小到大,人家问他姓名时,他说William Shakespeare,听者一律讥讽以「Oh yeah!」──这反应不能直译为「是吗?」或「真的吗?」,还是译为「去你的!」才接近一点。后来这倒楣的傢伙另改姓氏才算过上了太平日子。甚至多瞭解古罗马人的名字、以色列人的姓氏、澳洲土着取名的习俗──这样我们才会慢慢地丰富起来……
推荐序
这是一本立意良佳,能化心意为文字成一家之言之着作,令人钦佩。作者对于姓名学一道浸淫甚久,知识渊博,功力深厚。笔者对此所知有限,近乎门外汉,实不敢为之写序,如蒙不弃,仅就所知提供一些浅见和补充,指出一些无心的错误,以为参考。
一、错误处
1.〈取英文名须知〉第二段第四行之「扫罗」(Sanl)应为(Saul);「查里」应为「查理」;第三段「Beach」发音可能更近(bitch)。中文中「狗娘养的」就是指「son of bitch」。
2.〈世界名牌如何诞生〉Adobe Greek 应为Adobe Creek之误。
3.〈美国的姓名法规〉第二段第四行「和名(given name)」字意不明。第六段「仅以一次为限」好像不太正确,至少我的一位研究生就曾改过二次。此处有待再确认。
4.〈姓名游戏〉第二段第二行Gary Coope应为Gary Cooper。他与John Wayne同为美国上世纪最有名的西部牛仔英雄,Hanging Tree 和High Noon 为其成名作。
二、建议改进处
1.〈话说家姓〉第三段「犹太人的姓氏……」与〈以色列人的姓氏〉中之第二段内容多有重复,整合在一起是否会更好一些?
2.尽量于中译姓名之后添附原文以便读者追溯源头,盖译文常因译者来自不同的地区衍生不同的译音而导致意思的混淆和不清。
3.〈从全人类的高度看我们每个人的名字〉之前三段「名字是用来……」,「普通名词……。即一般名词或普通名词用来表示名称」论述的过程过于普通笼统,有些冗长乏味,似可省略,直接切入本题之「人名地名学‧名字的种类」,可能会更好些。
4.就内容的安排来看,〈从全人类的高度看我们每个人的名字〉似可移至书首,与书尾〈中华文化名人英文名字三百六十家〉可以发挥相互唿应,相辅相成之作用,如此,不知意下如何?
3.建国兄其他三本着作皆能展现散文书写的功力,清晰流畅,但本书的行文略显uneven,可能是因为取材不同,再加纳入的译文和引文尚未全部融入自己行文的风格,看看能不能顺一顺。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感受,不必介意。
三、补充部分
1. 有关〈日本人取名新动向〉和〈中日姓名异同〉部分,吾兄已经论述得够好,我只是就我所知再加一些资料以为参考。日本传统文化中有「名は体を现わす」这样一种观念,即「文示体」之意,由于魂附其上,一旦被人唿唤会脱离身躯云游太虚。可能因为如此,传统日本人甚少直唿他人姓名;所以日文,比其他语文拥有更多、更丰富的代名词。就以第一人称「我」为例就有十几种说法之多。普通常用的有「私」、「僕」、「俺」、「小生」等。第二人称「你」也有不少的说法,如「君」、「お前」、「贵样」等。一般说来,只有太太或自己的恋人称自己的男人「あなた」。其他男性最好避用,以免予人过于亲近难以承受的感觉。丈夫或情人称唿自己的女人时则有「君」、「お前」,甚至「ちょつと」(喂!喂!)等用语。又丈夫对外人称唿自己的太太为「内の人」,太太对外人称唿自己的先生为「主人」,皆不迳唿其名。陕西或北方人称唿自己的太太为「我家那口子」,自己的先生为「我家男人」,亦不称姓道名,但皆不如日文那样有阶级和性别上的区别感。当然,进入二十一世纪,地球村交流快速,一切皆在改变中。
另外,日人除了乳名、成人名外,还有戒名,此点不知是否与我国相同。⑤
2.有关苏格兰部分
我们一提到苏格兰就会想到威士忌、风笛和男用裙。其实苏格兰虽然地处边陲,人口也不多,但对人类科技上的贡献不下于英美欧陆大国。
大者,如蒸汽机、炼钢、炼油、电话之发明,对于产业革命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医疗用的盘尼西林、麻醉药等也是他们的杰作,不知拯救了多少人的性命,不分东西中外,Adam Smith对于经济学的影响深远也是有目共睹之事实,他也是苏格兰人,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侦探小说Sherlock Holmes的作家柯南‧道尔(Conan Dole),虽然出生于英格兰,却是在苏格兰长大成人的,更别提闻名遐迩的爱丁堡文化祭。
今天苏格兰人讲的是带有苏格兰腔的英语,但是他们依然保持有他们自己的语言,以别于英格兰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人的英语。苏格兰高地(the Highlands)和离岛传统上使用盖尔语(Gaelic language),由赛提克人(Celts)传入,并扩展至威尔斯(Wales)。至于苏格兰低地(the Lowlands)的传统语言就近乎中古英语(Middle English),也就是英国第一位大诗人乔叟(Chaucer)使用的语言。苏格兰家姓常出现之Mac(son of)则是源自盖尔语。莎士比亚(Shakespeare)四大悲剧之一的Macbeth(1606)就是son of life之意。
四、内人漱华认为书名《取个好听的英文名字》中的「好听的」似与音韵和语音相连,而音韵学和语音学在英语研究上是相当重要的一环,我们皆无深入的研究,不敢造次。是否还有更好的形容词如「有意思的」、「有意义的」等来取代之。这纯然是她个人的看法,不必太在意。
文/任世雍(前成功大学文学院院长,现任彰化大叶大学应用外语所荣誉讲座教授)
作者序
英语民族系指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现在主要居住在英国、美国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纽西兰、爱尔兰和南非等国家中,总人口到二〇〇九年已达五‧五亿。
英语民族的命名习俗,是在新生儿受洗礼时或进行出生登记时,由教父母授以教名及其生父的姓(若为私生子,则以母姓为姓),这种习俗始于中世纪。
英语姓名的全称(即个人名:personal name),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依次为本名、中名和姓氏。
本名 (forename)又称为教名(Christian name)或洗礼名(baptismal name),在美国和加拿大,本名也写作「first name」或「given name」,绝大多数人只使用一个教名。
中名(middle name)又称第二名(second name),在美国和加拿大,此名可由本人自选,颇有点像我国古人的「字」和「别号」,但在欧洲,中名则必须在洗礼时或坚信礼时获得。大多数人只用一个中名,但也有使用二个以上中名的情况。
姓氏(surname),又叫家姓(family name),在美国和加拿大也叫「last name」。比如,雷根的全名是罗奈尔得‧威尔逊‧雷根(Ronald Wilson Reagan),柴契尔夫人的全名是玛格丽特‧希尔达‧柴契尔(Margaret Hilda Thatcher)(参见朱晓刚编着的《英语姓名简史》第一章,商务印书馆1992年4月)。
在英语民族的命名活动中,名和姓已常常混用,现在且愈演愈烈,故我们外国人不必对此太认真。洪业和非马,都叫过William,叶公超和高可毅都叫过George,萧干叫过Robert,杨宪益叫过Julian,冰心叫过Margaret,林徽因叫过Phyllis,皆相安无事,只要再把我们自个儿老祖宗的姓,译成英文,缀在名字后面,即可大功告成。诚然,要想达到非马、高可毅取英文名字的境界,非通晓中西文化不可。
当然,取英文名字要地道,要符合英语世界的习俗,这似乎和取中文名字要遵守的规则大体相似。现今儿帅哥、靓妹,总不能取出这样的水准来:赖月金(还是个男的)、刘产、姬从良、李昌富(女的)、卞祖赛、范建、范统、夏建仁、朱逸群、秦寿生(他父母咋想的)、庞光大、杜子腾、董各球、尹浩、杨宜知;司机却叫吴安全、音乐老师叫管风琴,健美老师叫陈亚玲,锅炉工叫吴嫣梅,校医叫段珍。据说,这是当今中国大陆最搞笑的名字──吾友从手机上给我发来的段子──当然还有许多版本。我并不是鄙视这些所谓搞笑的名字,但是年轻人对此应该有所忌讳。任何一个民族,在取名活动中,都不能触碰一条红线,即取名的忌讳,早在西元前七○六年时,鲁桓公向鲁国取名专家申繻请教取名规则时,申繻即向鲁桓公讲解了许多取名的讲究与忌讳。实际上,英语世界也有搞笑的名字,是应该忌讳的,像金钱(Money)、红橘(Tangerine)、巧克力(Chocolate)、加倍(Double)、永远年轻(Forever young)、漂亮的(Nice)、猪崽(Piglet)等名词或形容词,是不能用来做名字的,而我的一位学生──还是外语学院学英语的,偏偏用「Beautiful」作为她的芳名,这会被美国人笑掉大牙的。
取英文名字要想简单的话,便直接从〈女孩的名字〉或〈男孩的名字〉里挑选一个,凭自己的感觉、爱好──即可了事。要想懂得多一点,就得瞭解英语世界的文化,起码读读大百科全书中的「Names」词条,多读一些真实的而有个性的名字,你便会知道,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竟然有父母为孩子取名伊索(Aesop)和柏拉图(Plato)的,还是受到人们的非议。美国有人姓Shakespeare,此姓极罕见,但据说他的家世压根儿与莎翁无关,而父母偏偏给他取名William,便带来诸多麻烦。从小到大,人家问他姓名时,他说William Shakespeare,听者一律讥讽以「Oh yeah!」──这反应不能直译为「是吗?」或「真的吗?」,还是译为「去你的!」才接近一点。后来这倒楣的傢伙另改姓氏才算过上了太平日子。甚至多瞭解古罗马人的名字、以色列人的姓氏、澳洲土着取名的习俗──这样我们才会慢慢地丰富起来。
人,总会模仿。翻看一下我国文化名人过去是怎样取英文名字的,也许会对我们有所帮助。胡适、鲁迅、赵元任、陈寅恪、老舍、梁实秋、张爱玲的英文名字,他们自个儿取得如何,也许会对我们是一种启发。我居然还能找到钱钟书的五个英文名字,你说绝门不绝门?到目前为止,我还没见过第二个中文名字和英文名字取得这样互为表里、相辅相成:高克毅(笔名乔志高)──George Kao!这毕竟是中国命名文化史上的佳构吧?
然而,〈姓名游戏〉中「上流社会女孩子的名字」之前的各种怪怪的及丰富的名字,还不宜初涉英语姓名学大门的青年学子去模仿,仅为开阔视野的史料。不过,靓妹们取名时,不宜赶时髦,却要反其道而行之:保守乃为上策;起码要学学学者李明珠(Lillian M.Li)选用的名字,正是一百年前英格兰和威尔士上流社会之靓妹们所钟爱的名字!──此乃取名之正途也。用地名取名之规则最早的创立者,应该是吾国之黄帝,而后,国人、日本人、英美人士,皆争相仿效。至于英格兰与威尔士人士用奥尔巴巴、阿尔比恩、亚洲、大不列颠、克拉彭、哥伦布、赛普路斯、埃及、幼发拉底河、根特、印第安那州、牛津、费城、普罗维登斯、萨蒙河、塞维利亚、特拉法尔加角、威尼斯、威尔士、威尔特郡、温莎作为自己的名字,也是一件很浪漫且很踏实的事,年轻人学学倒也无妨。
臺湾出版业资深编辑姚克绍先生给予本书的帮助,作者铭记在心,并在这里深表感谢。
目录
推荐序/任世雍
自 序
从全人类的高度看我们每个人的──名字
人名的深层含义
女孩的名字
男孩的名字
取英文名须知
美国人的姓氏及其他
以色列人的姓氏
古罗马人的名字
德国政府有权干涉父母取名
非洲人取名习俗
澳洲土着取名习俗
法国人取名有规则
日本人取名新动向
中日姓名异同
列宁的名字
世界名牌如何诞生
唐德刚教授论洋名
张错‧张振翱‧Dominic
姓名游戏
中华文化名人英文名字三百六十家
附录:中华文化名人法文名字小录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