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2024 星侨网路书店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至于《中庸》版本,在坊间有「今本」与「证释本」。《中庸》「今本」者,乃当时诸子受业之时,孔子但授其义,而文无传;盖古者竹帛之书不易得,而孔子习于周,问于老,访于诸官,旁及于史册,而后尽得其详,以口授诸弟子;弟子闻于其语,录于所习之本,此则为今日所传之《中庸》「俗称今本(或流通本)」。如《中庸证释》之「序例一宣圣孔子」言:「《中庸》一书,系门弟子所记,编入《曲礼》,与《大学》同。其初无章节可言,不过记所闻之言,顺其义而列之,有前后耳。迨秦亡,汉诸生出诸藏板,或遗失,或蚀毁,存者十六;率颠倒无序,经诸儒生手订而意理之,文之断者补之,篇之残者截之;又合以他书有同异者去取之,遂成今传之本。」
《中庸证释》一书,原出刊于民国十五年至十八年间(西元一九二六~二九年),由天津「救世新教会」,又称「醒世教会,」的宗主「吕祖纯阳」(孚圣)及宣圣孔子、復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亚圣孟子、文中子王通等「列圣先贤」,藉由扶鸾降笔,所共同讲述。而《中庸证释》的内容,盖将现今《中庸章句集註》(即今本、亦称流通本)之「经文」,有所错置或残缺处,或补漏更正,或调序旁註,或详加解疏演义,终使《学庸》得以恢復原貌,以重现古圣之微旨奥义。且将「今本」与「证释本」之经文互堪,以昭世人易读易懂,理解贯通儒教之完整真义。
缘于几千年来,二经《大学》、《中庸》错简疏漏之处颇多,使儒家的义理,始终无法圆通周全的流传。现今适值白阳时期,上天大开普渡三曹,儒家应运;以重整人伦道德之衰,重振尧风舜日之治平圣世。盖列圣先贤唯恐今人无法明彻儒家真谛,乃经「至圣先师」暨「儒门四配」的临坛批示;亲作详尽讲述、演义、註疏、释之,诚为「证释本」之精粹所在,亦是天人合一、亘古未有之殊胜处。而甚多学人,研读《中庸证释》之后由是融会贯通,而得以契入儒家心法之元神。
盖本社以宣扬圣人微言旨意,祈助益读者方便参阅;故将原古籍之《中庸证释》,从新打字、标点、编辑;除列有「证释本注音原文」外,亦将「今本」併刊,方便读者对照及瞭解圣人之微言要旨。同时增列每章之「章旨大意」、「问题探讨」及深难字句「註解」,帮助读者易读、融会贯通经文微旨,将中庸之道落实在日常修办的生活中。
目录
壹.认识中庸一书∕8
贰.列圣之序、序例、序证、释题、疏述∕13
参.中庸证释全文∕60
肆.列圣讲述字句註解∕83
伍.跋──宗主孚圣吕喦∕676
陆.附录──朱熹夫子集註之《中庸章句集註》原文∕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