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2024 星侨网路书店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导读——简介
我编写这本书的「基本动机」,并不是为了又多写一本书,其根本的动机是——我今年已经是八十三岁了,近四十年以来,曾面对过无数的来宾、读者向我提出很多有关于「阴阳五行」的各种问题,包括了「子平、斗数、阳宅、卜筮…」等等。
以及有些相识多年的「同道」——他们除了问些「禄命」法的问题以外,隐约之中,对我本人但在阅读阴阳五行研究方面,有些好奇。
约以——
一:好奇我到底懂多少「阴阳五行」有关的——五术内涵。
二:也想了解一些,我是怎样的阅读过程——而能到今日之水准
对我自己而言,除了能体会——来宾对我前二项之好奇以外。
我也体会到,为什么有一些「才智俱优」,而且对「禄命、子平…」学之研究,甚至已经超过十年以上者,仍然是在「身强?身弱?用神?喜忌?」中徘徊…
当年我自己也是与各位一样,对「阴阳五行」一无所知,我于一九四九年来台,当时只是一个二十岁的青年,没有任何「党政」,以及「青.洪」门之旧社会渊源,完全是自己看看书,而至今日——歷任三次五术社团理事长,出版三万页以上的书籍,这个「过程」说来话长……。
第一层次——业余小众市场
际此,我八十三岁之时,对我个人而言——一切都已完成了,正如:圣经里保罗所说:「美好的仗,已经打完。当跑的路,也已跑完…」。
我很乐意,但以「五术」层次而言,将我一生对「阴阳五行」的见解,分作三个层坎,几个阶段报导——
一:研究阶段——四十岁以前(近似各位现在的心态)。
二:质疑阶段——五十至六十岁之间。
三:领悟阶段——六十至七十五岁左右。
这三个阶段——是以「闲聊」的立场而论,大抵是以一九四九年以后,这六十年来「禄命五行」小週期的——业余「小众市场」。
这是指二○○○年代以前,禄命的平均基础,约以——
甲:一:三命通会——「正官、七杀」行文前皆以「身强」为目标。
二:正官论,支藏干透,又须日主健旺,有印,身弱无妨。
若四柱皆归背禄,宜推岁运向背,财官满月,日主衰弱。
不能负荷,徒劳无用:到财杀旺乡,便是徒流之命。
乙:「滴天髓」——试之屡验,命内用神,不仅妻财子禄,而穷通寿夭,皆在「用神」一字定之。
丙:「沈孝瞻」——正官、正印、正财、食神——顺用「格」即是「用」。
杀伤枭刃——逆用为固定本格,吉凶以大运为重点。
另透干「外格」——双格喜忌——决定在「运」。
丁:五用神喜忌——日干喜忌 调候喜忌 通关用神
病葯用神 扶抑用神(专旺)
戊:十神坐引,古式统计「魁罡、空亡,五行不全、沖合」…等。
己:流年、刑沖合会。
公元二○○○年代以后——我对「禄命」行业,以及「读者」的个人思维,如下——
A:九○年中后期,是对以上「整理简化」,引述来源,归类统计,减少读者(业余)阅读之时效。
对命学之真正认知——重再修订一次(取捨)。
B:二千年代,大陆读者以及台湾第三代读者——三十岁左右
对以上甲——丁有疑点,归纳如下:
一:街头算命客是社会中下层,使用格局调候,中上层社会机会不大。
反以「十神」组合,财官印,「互禄」专旺为主
长期累积之「赋、诀」集成为首选。
二:民国初年,印刷业发达,选印「子平真诠、造化元钥、滴天髓」成新主流
讲授——不讲「格局,调候」,彷彿没有「讲课」——形成会看书不会论命。
三:一九四九年台湾新潮流——讲课不要钱,算命要钱。
不知不觉,初级命理,开篇后就是格局调候。
牵扯入——日主强弱、选用神——有「命学易学难精」之说。
四:十神定位——现代庙门,大众市场
格局调候——小众市场
包括时下「五术」月刊、书局、讲座…等,都是文化色彩之「大众、小众市场」。
第二层次——民俗文化大众市场
这也是我个人在「禄命文化」(市场)——比较不具备「深入基层」的不足。
由于一生没有上过班,都是独居或在佛教寺院,精舍中过此一生。
我处世宗教心态,远超过五术授业之心态…。应该重再检视——三世因果,十二星盘等。
若但以「五术」而论,我只是属于「比较开明」的——书房派。
我认为「禄命法」,不是独立的体系——在「文化、学术」上——是「命卜医」同一源流。
(详见《禄命传习启示录(命、卜、医同源)》一书)
第三层次——回归大众市场 能为「禄命法」——尽些什么职责?
在我自己出生之年代,近六十年以来,我对「禄命、五行」之了知——
是能体会得到——「禄命法、五行」,在它自己存在千年以上的歷史,歷经过史观文化层次——自然性的「淘汰、取捨、学见、政见…」等之影响。
确实是有一部份「遗失」…,或者是「改变了一些本来面目…」。
这些「遗失、改变…」了的内容,可能在「学术」层次上——超过今日所留存者…。
这种「史观」上之推理——不可以付诸于「臆测、想当然…」之抽象「个人」之见。
我对我自己所接触到——有关「禄命法、五行」…之明显「失传、简化、脱漏…」。
是有着四项重点——今先将「主题」——记叙于此。
一:「李虚中命书」只有干支双六合,未列「刑合」以及「有干无支」合。
甲:丙寅、辛未、辛丑——合刑 乙:丙申、辛卯——秀而无实。
有关六十组「干支」双六合——我在四十年以前,即已全部註释。
面对「丙申、辛卯」——有干无支部份,则另再说明。
尤其是——丙寅、辛未、辛丑。
三组式之「沖合」并见,当年也没有详述。(如有机缘,愿重再补述) 二:「玉照神应经」(育民出版社《三命通会》附十九页)
「全逢下尅四亲孤,尤忌二尊 復尅于上多常退,阴人小口
三来尅下官嗔 三制上时为贼
二上二下,则虑妻财之忧 一尅论于胜负,尤分彼我之情…」
并未详列——四柱各别,上下相尅、相生、相比…之全流吉凶——
按理应该是有「全流尅组」。
三:歷史文化所影响——
唐代开始有「科举制度」,故此,二汉魏晋隋时代——禄命平民化为主。
唐代以后——禄命法形成文人推算「中举」与否为主流。
一般性之「妻财子禄」变成——一跃龙门的「远景」。
形成——书房派(用神喜忌)与庙门派——家计小谈…,分道扬镳
四:方外「五行」——由中原流传至「韩日」,再回流于「中原」。
这就是现在「子平法」最为主流之一——十天干「十二生旺库」。
甲:「十天干——十二生旺库」——原文是出于——
隋.萧吉之《五行大义》五行十二生旺库(后由禄命法改编)
由五行十二生旺库改为十天干十二生旺库(阳死阴生、阴死阳生)。
乙:《五行大义》此书——由唐代传至日本,而中原反而失传此书。至宋、明又自日本回流至「中原」。
湘润按:二十年以前,我有一本日本回流的《五行大义》(重再註释)其中之「十二生旺库」与子平法——二者之间,并不完全相同。……
基于以上四项所陈——显然是有「孤本」之流失——即是俗称之「秘诀、抄本」之存在。
编写此书之基本引述,即是以——
一:隋.萧吉《五行大义》对「禄命」影响
二:《五行大义》在流传「日、韩」期间——由于东传「禄命法」并没有受科举文化之影响——纯以平民式的妻财子禄…。
平民式的「禄命」——一样有「十神禄绝、调候…」,无非是「平民化」而已。
同时先简述「明、清」二代——在「格局」顺、逆用之「史观文化」叙述。
中华宗教弘法协会
中华周易交流协会
理事长 梁湘润
目录
子平格、诀新论
导读——简介
第一层次——业务小众市场
第二层次——民俗文化大众市场
第三层次——回归大众市场
业余会看书不会论命 命理不确定论
台湾禄命史——小週期
甲:中、日文化交替期——经籍真空
乙:闽台民俗禄命沿革
大哉问
格、用神、十神
「格」之肇始
徐子平与「格」
纳音五行——为什么被淘汰?
十神、月令——为用
支藏天干——形成期
支藏天干——分歧期
用格——明、清两代
误取「断代」——命学之认知
大週期——化谢
明代格局并存
「用、格」并存——明代
一:「用」与「用爻」
二:卜筮论用——一用爻
十神论用——多用神
三:徐子平——定六格
论正官
偏官 正财 偏财
印绶
倒食 伤官 食神
经文——「十神」摘要
正官 伤官
正才 偏财
印绶 倒食 伤官
食神 羊刃
建禄 日禄归时
拱禄、拱贵 禄元互换
清代论「格」
沈孝瞻——格局提要
一九四九年前——格局、用神
逆用——实际上是「顺逆」二用
明清子平法——六亲沿革
大运起源
明代禄命——变革论
一:放弃——演禽法
二:依「禄」诀经
三:「四季——观五行论」
四:五行——贵盛生月(当令)法
五:依「人元经」——干支统一化
支藏天干——融入三合
「格」之取用
一:十神取「格」起源
二:「格」与「神」——六亲
沈孝瞻——格用(笔记史观)
沈氏「格局」史观——次第论
第四因次——格局用神
顺用 逆用隐藏定律
一:民俗文化层次
二:弥补「理论」上之不足
三:科举制度——配合
沈氏「双格」喜忌——史观
十二生旺库、支藏十神录三联双合论
天干五合——十神合
正官夫星——三联表(一)
正官夫星——三联表(二)
七杀夫星——三联表(一)
七杀夫星——三联表(二)
比肩夫星——三联表(一)
比肩夫星——三联表(二)
刼财夫星——三联表(一)
刧财夫星——三联表(二)
食神夫星——三联表(一)以此类推
李虚中命书(补遗)
一:李虚中命书——出版始末
二:合会沖刑——流年论
三:原始「格」名——未录论
流年诀法——今论
一:命、流年——同义相似
二:流年——学术人生观
三:流年——组合推理(空白)
流年——三世轨则
一:流年书——「格式」来源
甲:古典领会——流年
乙:流年——三命论
A:古典十神——三合流年
B:清代——三合流年
C:流年、四柱拱「三合」
丙:三刑——流年论
二:格局——流年论
透藏合会——流年论
甲:天透地藏——流年论式
乙:三合、拱会——流年论式
大流年之形成
流年理论、组合之成立
一:三联式——柱、运、岁
二:生、旺、库——分列岁运柱
流年、流月——合用规则
误解?失传?(科举命学)
一:辰戌丑未——四库组合
二:子午卯酉——四正组合
流年、流月
流月基本推理
流月——左右流年
命、卜、医——同源
流年与三合
五式——透干
流年三合透干——吉凶
坐禄流年
十二生旺库五行大义
十二生旺库——今昔史观
清代与东传式十二生旺库之差别
东传——禄命五行 一:东传
原始文明 二:经籍流通
三:民俗文化
公元2100~2200年
书房派——大改组
十二生旺库 中、日、韩合璧
五行大义
第三类式——十神定位法
一:长生
二:沐浴
三:冠带
四:临官
五:帝旺
六:衰
冠带、衰、四库、十神单式对照表(一)
冠带、衰、四库、十神双式对照表(甲)
冠带、衰、四库、十神双式对照表(乙)
七:病
八:死
九:墓
十:绝
十一:胎
十二:养
养双式、禄库论
十六式——并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