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其它 > 开放的多元社会(精)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浏览纪录

开放的多元社会(精)

prev next

  • 商品编号: dnda4287
    出版社: 东大
  • 作者: 杨国枢
    出版日: 1985/02/01
    ISBN: 9571904287
    ISBN13: 9789571904283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精装157x216mm
    页数: 340
  • 定价:  NT$300元
    匯率参考:  换算成人民币
  • 优惠价:  79 NT$237元
  • 商品库存: 2
  •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点击数: 4938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自民国五0年代以来﹐臺湾地区已经进入初期工业化的阶段﹐逐渐具备了现代多元开放的社会的雏形。国人对这种社会大都缺乏体认与了解﹐因而在团体运作与个人适应上产生不少问题。为了有助于团体的创新与个人的调适﹐作者在本书中对「多元社会」的特徵与功能﹐从事深入而有系统的分析。同时也对现代中国人在多元社会中所可能遭遇要问题﹐提供了观念的澄清与做法的提示。大自中国统一远景与臺湾发展的模式﹐中如民主宪政的运作与政治革新的促进﹐不至青年问题的辅导与人际关系的蜕变﹐甚而至于个人工作的选择、教师地位的转变及迷信行为作用﹐作者都做了恳切而具体的解析。书中种种富有启发性的意见与建议﹐对于此时此地努力适应多元开放社会的中国人﹐当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自序

  自从民国五十六年开始,臺湾地区的非农业人口即已超过农业人口。此后十多年来,非农业人口所佔的比率节节上升,到了最近两三年,已高达百分之七十多。也就是説,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臺湾社会已经进入了初期的工业社会。我们的社会发展至今,政治已渐民主化,经济已渐均富化,社会已渐分殊化,文化已渐精緻化,思想已渐活泼化,可说具备了现代多元开放社会的雏型。这种社会在本质上根本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社会。
  自有史以来,这种社会还是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这种社会是陌生的,是新奇的。甚至,此时此地的大多数臺湾民众,还未能体认这种社会变迁的意义,也不了解新社会的特徵,更不知道新生活的取向。在这些方面缺乏体认与了解,会使社会与个人在适应上遭遇到很多不必要的困难。笔者注意及此,所以在过去几年来,于教学及研究之余,或在报章杂志撰写论说文字,或在座谈演讲发表个人意见,总是着重现代社会与生活的阐述,以期增进一国人对现代事物与行爲的了解。有关这一方面的通俗文幸,有些已经收集在「中国人的现代化」(众成出版社)与「现代社会的心理适应」(巨流出版社)两书之中,现在这本「开放的多元社一会」,则是包含了最近两年多来的有关文章。
  当年(民国六十年至六十二年)作者担任「大学杂志」总编辑的阶段,我们即已开始使用「多元社会」与「均富社会」等名词,时隔十年,现在则已成爲舆论界的常用概念,甚至一般贩夫走卒,也能朗朗上口。近年以来,此间的经济学家已对「均富」的观念多所阐发,但对「多元社会」的概念,却至今缺乏有系统的讨论。有鑑及此,笔者特在民国六十九年建议中国论坛社,以「多元社会与多元价值」爲主题,举办了一次科际合作性的座谈会。主办者邀请了哲学、社会学及心理学三方面的学者,共同探讨「多元社会」的有关问题。会中笔者对「多元社会」的特徵提出了系统性的说明,同时也对这种社会的功能及有关问题,从事多方面的分析。本书所收「多元社会与多元价值」一文,即是由笔者在座谈会中的先后发言集缀而成。后来,又将发言要点加以补充,写成「开放的多元社会」一文,以专论的形式在联合报发表。以上两文是直接分析多元社会本身的特徵与功能,时至今日,仍属少见。
  开放的多元社会,实即平常所说的现代化社会。书中所收的其他文章中,有数篇是与现代化、现代行爲及现代市民性格有关,可説直接有助于多元社会的了解。在开放的多元社会中,应有如何的观念、性格及行爲,才能顺利适应现代生活?「培养现代的观念与行爲」与「现代社会中的市民性格」两文,对这个问题提供了部份的答案。特别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拙着「现代社会的心理适应」一书。现代多元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是民族主义,书中有两篇文章从事了有关的讨论,即「现代化与民族主义」及「从心理学看民族主义」。
  臺湾地区正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成现代的多元社会。在此过程中,我们会遭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大自中国统一的远景与臺湾发展的模式,中如民主宪政的运作与政治革新的促进,小至青年问题的辅导与人际关系的蜕变,甚而至于个人工作的选择、教师地位的转变及迷信行爲的作用。这些形形色色的问题,有的与国家社会的进步有关,有的与个人生活的适应有关。不管所属的层次如何,这些问题都是很重要的,因爲都与社会的现代化与个人的现代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这些人人都会碰到的问题,本书皆有不同的文章加以讨论,以供努力适应多元社会的现代中国人参考。
  在继续迈向中国的多元社会的路途上,我们每一位此时此地的中国人,都是一个身歷其境的先驱者。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里,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上,我们都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情况,都需要从事创造性的适应。在尝试与创新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因应与调适的成败,不仅关系个人生活的幸福,而且决定社会发展的前途。笔者诚恳地希望,本书的各篇文章能在观念与做法上有自所啓发,以对此时此地的中国同胞有所助益,使大家在开放多元社会的生活适应上顺利而愉快。
杨国枢 序于臺大心理学研究所
民国七十一年一月二十日

目录


多元社会与多元价值
开放的多元社会
培养现代的观念与行为
现代社会中的市民性格
现代化与民族主义
从心理学看民族主义
台湾.香港.腓尼基
 附录:这不是一条船(轩辕岁)
中国必须统一于「台湾模式」
 附录一:我们要充分肯定自己
     以「中国模式」对抗马列模式(魏兆歆)
     臺湾好,臺湾要更好(钟达朴)
     我们要走得稳,走得快(李中明)
 附录二:国家目标与实施步骤(蔡政文)
 附录三:为中国的统一「模式」正名(许承宗)
沉潜致远。以小化大
肯定理性价值.民主是为爱国
超越台湾生存发展的基本矛盾
中国青年与青年中国
青年的政治参与
青少年问题行爲的研究
青少年辅导工作的目标与原则
辅导理论与方法的中国化
工作动机与工作选择
社会变迁与教师地位
提高大专院校的师资素质与学术水准
人类需求与生活素质
从紫微斗数说起
人伦之基——夫妻关系
剪不断.兜得转的亲子关系
 附录:本书作者的其他着作

显示完整说明

商品标籤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