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其它 > 诸子菁华录十八种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浏览纪录

诸子菁华录十八种

prev next

诸子菁华录十八种
  • 商品编号: he8802
    出版社: 宏业
  • 作者: 张纯一
    出版日: 1986/05/01
    ISBN: 9572098802
    ISBN13: 9789572098806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精装162x215mm
    页数: 1260
  • 定价:  NT$400元
    匯率参考:  换算成人民币
  • 优惠价:  95 NT$380元
  • 商品库存: 2
  •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点击数: 4221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黑色、红色书皮,随机出货★

诸子菁华录十八种(国017)
  浙江书局尚有二十二子刊本篇帙繁博学者一时未能卒读兹就其切于实用者择尤采录名曰诸子精华录...以文章为宗义理副之是编窃师其意倘不免小有出入愿与海内文学家订正之

目录

评註 诸子精华录总目
儒家 五种
晏子春秋 晏子名婴謚平仲春秋时齐
人相景公汉志称晏子八篇
荀子 荀子名况赵人本称荀卿汉人避宣帝
讳改曰孙汉志称孙卿子三十三篇
贾子新书 贾子名谊洛阳人汉
志称贾谊五十八篇
春秋繁露 汉董仲舒着仲舒广川人汉
志称董仲舒百二十三篇
扬子法言 扬子名雄字子云成都人汉
志称扬雄所序三十八篇
道家 五种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汉志载传老子学者四家一邻氏经传四篇
一傅氏经说三十七篇一徐氏经说六篇一刘向说四篇
文子 文子老子弟子与孔子并称汉志称文子九篇浙本附录宋社道
坚所撰缵义故称文子缵义今专节录文子原文故单称文子
庄子 庄子名周宋人汉志
称庄子五十二篇
列子 列子名御寇汉
志称列子八篇
鹖冠子 鹖冠子楚人居深山
汉志称鹖冠子一篇
法家 三种
管子 管子名夷吾春秋时齐人相桓公汉志称莞
子八十六篇列道家今依隋书经籍志改次
商君书 商君名鞅卫人相秦孝恭
汉志称商君二十九篇
韩非子 非韩诸公子汉志
称韩子五十五篇
墨家 一种
墨子 名翟为宋大夫在孔子后
汉志称墨子七十一篇
杂家 三种
尸子 名佼鲁人商鞅之师
汉志称尸子二十篇
吕氏春秋 秦相吕不韦辑智略士作汉
志称吕氏春秋二十六篇
淮南子 汉淮南王刘安作汉志称淮
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
兵家 一种
孙子 孙子名武春秋时吴阖庐之臣
汉志称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
右共一十八种

诸子精华录卷一目次
晏子春秋
内篇谏上第一
内篇谏下第二
内篇问上第三
内篇问下第四
内篇杂上第五
内篇杂下第六
外篇第七
外篇第八

诸子精华录卷二目次
荀子
勤学篇第一
修身篇第二
不荀篇第三
荣辱篇第四
非相篇第五
非十子篇第六
仲尼篇第七
儒效篇第八
王制篇第九
富国篇第十
王霸篇第十一
君道篇第十二
臣道篇第十三
致士篇第十四
议兵篇第十五
彊国篇第十六
天论篇第十七
正论篇第十八
礼论篇第十九
乐论篇第二十
解蔽篇第二十一
正名篇第二十二
性恶篇第二十三
君子篇第二十四
成相篇第二十五
赋篇第二十六
大略篇第二十七
宥坐篇第二十八
子道篇第二十九
法行篇第三十
哀公篇第三十一

诸子精华录卷三目次
贾子新书
过秦上
过秦中
过秦下
宗首
数宁
藩伤
藩彊
大都
益壤
五美
制不定
审微
阶级
俗激
时变
孽产子
铜布
亲疏危乱
解县
势卑
淮难
无蓄
铸钱
傅职
保博
连语
容经
春秋
先醒
退让
官人
道术
六术
大政上
大政下
修政语上
修政语下
胎教

诸子精华录卷四目次
董子春秋繁露
楚庄王第一
玉杯第二
竹林第三
玉英第四
精华第五
王道第六
灭国第七
盟会要第十
正贯第十一
服制象第十四
二端第十五
离合根第十八
立元神第十九
保位权第二十
孝功名第二十一
通国身第二十二
制度第二十七
必仁且知第三十
身之养重于义第三十一
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第三十二
观德第三十三
深察名号第三十五
诸侯第三十七
为人者天第四十一
阳尊阴卑第四十三
王道通三第四十四
阴阳终始第四十八
同类相动第五十七
郊语第六十五
郊事对第七十一
山川颂第七十三
循天之道第七十七
天道施第八十二

诸子精华录卷五目次
扬子法言
学行卷第一
吾子卷第二
修身卷第三
问道卷第四
问神卷第五
问明卷第六
寡见卷第七
五百卷第八
先知卷第九
重黎卷第十
渊骞卷第十一
君子卷第十二
孝至卷第十三

诸子精华录卷六目次
老子
上篇
下篇

诸子精华录卷七目次
文子
道原
精诚
十守
守清
守静
守朴
符言
道德
上德
微明
自然
下德
上仁
上义
上礼

诸子精华录卷八目次
庄子内篇卷之一
逍遥游第一
齐物论第二
庄子内篇卷之二
养生主第三
人闲世第四
德充符第五
庄子内篇卷之三
大宗师第六
应帝王第七
庄子外篇卷之四
骈拇第八
马蹄第九
胠箧第十
在宥第十一
庄子外篇卷之五
天地第十二
天道第十三
天运第十四
庄子外篇卷之六
刻意第十五
缮性第十六
秋水第十七
至乐第十八
庄子外篇卷之七
达生第十九
山木第二十
田子方第二十一
知北游第二十二
庄子杂篇卷之八
庚桑楚第二十三
徐无鬼第二十四
则阳第二十五
外物第二十六
寓言第二十七
列御寇第三十二 让王以下四篇伪作故不录
天下第三十三

诸子精华录卷九目次
列子
天瑞第一
黄帝第二
周穆王第三
仲尼第四
汤问第五
力命第六
杨朱第七
说符第八

诸子精华录卷十目次
鹖冠子
博选第一
着希第二
夜行第三
天则第四
环流第五
道端第六
近迭第七
度万第八
王鈇第九
泰鸿第十
泰录第十一
世兵第十二
备知第十三
兵政第十四
学问第十五
世贤第十六
天权第十七
能天第十八
武灵王第十九

诸子精华录卷十一目次
管子
牧民第一 国颂 四维 四顺 士经 六亲五法 经言一
形埶第二 经言二
权修第三 经言三
立法政第四 三本 四固 五事 首宪 首事 省官
服制 九败 七观 经言四
乘马第五 立国 大数 阴阳 爵位 务市事 市农工商
圣人 失时 地里 经言五
七法第六 七法 四伤 百匿 为兵之数 选陈 经言六
版法第七 经言七
幼官第八 经言八
幼官图第九 未录 经言九
五辅第十 外言一
宙合第十一 外言二
枢言第十二 外言三
八观第十三 外言四
法禁第十四 外言五
重令第十五 外言六
法法第十六 外言七
兵法第十七 外言八
大匡第十八 内言一
中匡第十九 内言二
小匡第二十 内言三
王言第二十一 内言四
霸形第二十二 内言五
霸言第二十三 内言六
问第二十四 内言七
谋失第二十五 内言八
戒第二十六 内言九
地图第二十七 短语一
参患第二十八 短语二
制分第二十九 短语三
君臣上第三十 短语四
君臣下第三十一 短语五
小称第三十二 短语六
四称第三十三 未录 短语七
正言第三十四 亡 短语八
侈糜第三十五 短语九
心术上第三十六 短语十
心术下第三十七 短语十一
白心第三十八 短语十二
水地第三十九 短语十三
四时第四十 未录 短语十四
五行第四十一 未录 短语十五
势第四十二 短语十六
正第四十三 未录 短语十七
九变第四十四 短语十八
任法第四十五 区言一
明法第四十六 区言二
正世第四十七 区言三
治国第四十八 区言四
内业第四十九 区言五
封禅第五十 杂篇一
小问第五十一 杂篇二
七臣七主第五十二 杂篇三
禁藏第五十三 杂篇四
入国第五十四 未录 杂篇五
九守第五十五 未录 杂篇六
桓公问第五十六 杂篇七
度地第五十七 杂篇八
地员第五十八 杂篇九
弟子职第五十九 杂篇十
言昭第六十 亡 杂篇十一
修身第六十一 亡 杂篇十二
问霸第六十二 亡 杂篇十三
牧民解第六十三 亡 管子解一
形势第六十四 未录 管子解二
立政九败解第六十五 未录 管子解三
版法解第六十六 未录 管子解四
明法解第六十七 未录 管子解五
臣骑马第六十八 管子轻重一
乘马数第六十九 未录 管子轻重二
问乘马第七十 亡 管子轻重三
事语第七十一 未录 管子轻重四
海王第七十二 管子轻重五
国蓄第七十三 未录 管子轻重六
山国轨第七十四 未录 管子轻重七
山权数第七十五 管子轻重八
山至数第七十六 未录 管子轻重九
地数第七十七 管子轻重十
揆度第七十八 管子轻重十一
国准第七十九 未录 管子轻重十二
轻重甲第八十 管子轻重十三
轻重乙第八十一 未录 管子轻重十四
轻重丙第八十二 亡 管子轻重十五
轻重丁第八十三 管子轻重十六
轻重戊第八十四 管子轻重十七
轻重己第八十五 未录 管子轻重十八
轻重庚第八十六 亡 管子轻重十九

诸子精华录卷十二目次
商君书
更法第一
农战第三
说民第五
算地第六
开塞第七
战法第十
修权第十四
来民第十五
赏刑第十七
画策第十八
弱民第二十
外内第二十二
君臣第二十三
禁使第二十四
慎法第二十五

诸子精华录卷十三目次
韩非子
初见秦第一
存韩第二
难言第三
二柄第七
八姦第九
孤愤第十一
说难第十二
姦劫弒臣第十四
备内第十七
解老第二十
守道第二十六
用人第二十七
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
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
难一第三十六
难二第三十七
难势第四十
诡使第四十五
六反第四十六
五蠹第四十九
心度第五十四

诸子精华录卷十四目次
墨子
亲士第一
脩身第二
所染第三
法仪第四
七患第五
辞过第六
尚贤上第八
尚贤中第九
尚贤下第十
兼爱上第十四
兼爱中第十五
非攻上第十七
非攻中第十八
明鬼下第三十一
非乐上第三十二
非命上第三十五
经说下第四十三
耕柱第四十六
贵义第四十七
公孟第四十八
鲁问第四十九
公输第五十
迎敌祠第六十八
号令第七十
杂守第七十一

诸子精华录卷十五目次
尸子 卷上
劝学
贵言
四仪
明堂

发蒙

治天下
仁意
广
绰子
处道
神明
止楚师
君治 节录
尸子 卷下 无篇目

诸子精华录卷十六目次
吕氏春秋
本生
重己
尽数
先己
劝学
诬徒
侈乐
音初
荡兵
振乱
论威
知士
精通
节丧
安死
至忠
诚廉
听言
谨听
务本
谕大
孝行览
首时
遇合
必己
察今
先识览
观世
去宥
正名
君守
慎势
不二
执一
精谕
离谓
浮辞
不屈
应言
离俗览
高义
用民
适威
为欲
贵信
举难
恃君览
达郁
疑似
察传
贵直
直谏
壅塞
博志
贵当
似顺
有度
分职
处方
慎小
士容
务大

诸子精华录卷十七目次
淮南子
原道训
俶真训
天文训
墬形训
时则训
览冥训
精神训
本精训
主术训
谬称训
齐俗训
道应训
氾论训
诠言训
兵略训
说山训
说林训
人间训
脩务训
泰族训

诸子精华录卷十八目次
孙子
计篇第一
作战篇第二
谋攻篇第三
形篇第四
埶篇第五
虚实篇第六
军争篇第七
九变篇第八
行军篇第九
地形篇第十
九地篇第十一
火攻篇第十二
用闲篇第十三

显示完整说明

商品标籤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