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2024 星侨网路书店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吕氏春秋》是秦朝丞相吕不韦召集门下宾客学士集体创作的一部综合巨着,它有三个方面堪称「独一无二」:一是内容的广泛性,自古代社会到那时代的全部认识成果,它几乎都作了检阅和评说;二是学派的兼容性,它虽被视为杂家,但却力图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建构一个自属的体系;三是构制的规整性,使读者产生一种严格按照预定蓝图,集百工智慧而由一人运筹帷幄的感受。如此一部奇书,值得国人一读。本书在前贤时彦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导读、校注和语译,是今人研读《吕氏春秋》的不二之选。
导读(节录)
(六)我们现代人与这部古老的书 读者诸君对我们上面介绍的内容有个大概瞭解后,就不难认识这部古老的书对我们现代人特别是青年人具有的意义了。在这里,我们还要引一段许维遹先生的概括得很好的话。许先生在三十年代问世的《吕氏春秋集释》,是在整理训释这部先秦典籍上起到连接古今两个时代重要作用的力作。他在序言中说:「夫《吕览》之为书,网罗精博,体制谨严,析成败升降之数,备天地名物之文,总晚周诸子之精英,荟先秦百家之眇义,虽未必一字千金,要亦九流之喉襟,杂家之管键也。」的确是这样。如果你认真通读了这部书,那就等于掌握了先秦诸子的「喉襟」和「管键」,不仅对那个时代的政治、歷史、军事、伦理、民俗会有许多瞭解,对那时的天文、历法、地理、农工业生产以及建筑、园林、服饰、器物、礼仪、巫祝等等,亦会留下难忘印象。借用本书的话来说,非独「察今则可以知古」(〈察今〉),同样,「知古则可知后」(〈长见〉)。瞭解一些古代社会的知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今天现实。 我们读一本书的收穫,不仅有赖于这本书所包含的内容,还要取决于读者自身的选择。书本只是作为客体而存在,阅读的过程,则是主体与客体交流的过程。客体是不变的,可变的是阅读主体。因而我们也可以说,收穫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你的如何选择、理解、思索和如何展开自己联想的翅膀了。倘若你是准备或正在研究中国歷史的,如能把二千多年来歷朝歷代兴衰成败的事迹融铸在一起去读这本书,必然会使你的思潮若喷泉翻涌,久久不已。如果你是准备或已经在从政的,那么本书将成为你的不开口的智囊团,其中所列那么多治乱兴亡故事中,必能找到你所需要的启迪;或者你在政治上经歷了沧桑巨变,那就更能从本书中获得许多难以言传的体验。假使你将准备从商或已经是一个企业家,那么本书编撰者吕不韦这个「千古奇贾」会使你感到异常亲切,而书中论述的种种充满着智慧的帝王之术,无论从为君还是从为臣的视角,都能让你从中获得某种感悟,进而也许还能演化出在管理或商战中的新招。当然不能照搬,毕竟时代已经大不相同。从哲学上说,本书的思维方式侧重于形象性和直觉性,说理常常藉助于歷史典实、形象类比和寓言故事。它所提供的形象大多有一定深度。而越是有深度的形象,其包含的可阐释的意蕴就越是广泛,往往能超越时空,使不同时代、地域,不同地位、经歷的人,都能从各自的角度去吸吮它,从中引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来。由于这类形象大多具有模煳性、多义性或象徵性,它给读者留下了二度创造的广阔余地,这就要看你自己悟性和耐心如何了。不久前,二位美国教授合写了一本《日本的管理艺术》。书中说到日本有个企业家去拜访一位着名的禅师,讨教参禅与管理的关系。双方行礼后,禅师奉上清茶。访客的杯中已满,禅师还继续斟茶,任杯水外溢而斟茶不止,企业家为此很惊讶。禅师这才说:「杯已满,不能再斟。如今你自己的想法也像这杯茶一样满,如果不先把杯子倒空,我怎么能引你去见禅呢?」所以开始读这本书时,还要有一个虚静的主观条件,才能慢慢领略、体味书中的一切。 我们这个注译本,是以有高中以上学歷或相当阅读能力的青年读者为主要对象的。从导读、卷旨、篇旨、章旨到注释,所以做这样安排,就是尽力想为读者提供一点方便,理解时有所依凭,思考时有所藉助。基于职业原因,多年来,我们与初次阅读先秦典籍的青年人有较广泛的接触,熟知他们的要求不外二条:第一自然先要读懂,第二还要读得有味(即能够有所融会贯通,读出一点意味来)。在注译过程中,我们力图能满足这二条要求。从工作量来说,我们几乎把近一半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只有短短几百字的卷旨和篇旨上。往往讨论再三,数易其稿。渐渐形成一个想法,觉得我们做着的是一件如何使「死」的古文字「復活」起来的工作。即尝试使它与它的作者写作时的内心沟通起来,与全书各篇章之间唿应起来,与当时诸子、当时社会联繫起来,以致与从那以来的数千年直到今天的歷史连接起来。我们自己这样做的时候,觉得其味甚浓。至于读者读时是否也会觉得有点味道,还得有待诸君的鉴定。如果你果然读出了味道,并进而引起了深入研究《吕氏春秋》或整个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兴趣,那会使我们感到莫大的荣幸。如果我们的介绍、注译有什么不妥之处,从而引起你广泛的阅读、深入的思考然后提出批评、校正,那同样是在我们期待之列。《诗经‧淇奥》中有一句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让我们一起来这样做吧。 最后说明一下:我们这个注译本,原文是以一九八四年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的陈奇猷先生的《吕氏春秋校释》为底本的。陈本广集前人注释、校释百二十余家,是迄今内容最宏富、翔实的集校本。原本各篇均不分章,为方便读者,我们注译时,将每篇分成了若干章节。语译则参考了张双棣、张万彬、殷国光、陈涛合着的《吕氏春秋译註》(一九八四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同时还吸收了附录中列出的大量先哲时贤的研究成果,才使我们得以完成此书。在这里,向先哲表示我们的敬意,向时贤谨致我们的谢忱。
目录
下册
卷第十六 先识览第四(凡八篇)
一曰先识
二曰观世
三曰知接
四曰悔过
五曰乐成
六曰察微
七曰去宥
八曰正名
卷第十七 审分览第五(凡八篇)
一曰审分
二曰君守
三曰任数
四曰勿躬
五曰知度
六曰慎势
七曰不二
八曰执一
卷第十八 审应览第六(凡八篇)
一曰审应
二曰重言
三曰精谕
四曰离谓
五曰淫辞
六曰不屈
七曰应言
八曰具备
卷第十九 离俗览第七(凡八篇)
一曰离俗
二曰高义
三曰上德
四曰用民
五曰适威
六曰为欲
七曰贵信
八曰举难
卷第二十 恃君览第八(凡八篇)
一曰恃君
二曰长利
三曰知分
四曰召类
五曰达郁
六曰行论
七曰骄恣
八曰观表
卷第二十一 开春论第一(凡六篇)
一曰开春
二曰察贤
三曰期贤
四曰审为
五曰爱类
六曰贵卒
卷第二十二 慎行论第二(凡六篇)
一曰慎行
二曰无义
三曰疑似
四曰壹行
五曰求人
六曰察传
卷第二十三 贵直论第三(凡六篇)
一曰贵直
二曰直谏
三曰知化
四曰过理
五曰壅塞
六曰原乱
卷第二十四 不苟论第四(凡六篇)
一曰不苟
二曰贊能
三曰自知
四曰当赏
五曰博志
六曰贵当
卷第二十五 似顺论第五(凡六篇)
一曰似顺
二曰别类
三曰有度
四曰分职
五曰处方
六曰慎小
卷第二十六 士容论第六(凡六篇)
一曰士容
二曰务大
三曰上农
四曰任地
五曰辩土
六曰审时
附 录
《吕氏春秋》序 汉 高诱
本书原文所据《吕氏春秋校释》(陈奇猷)的若干情况说明
主要参考书目
注释中引用或依据的注家及其着作目录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