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2024 星侨网路书店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易经导读
易经歷三千年,据说孔子都曾读过,以艰深着称,笔者退休后闲来无事,勉力以成,总希望能明晰清楚,使读者人人明白,不要说老祖先的着作,歷三千年还无法说明白愧对先人,据笔者对易经的了解,易经何以困难,一为年代久远语法改变,二为当时刻字不便,故以非常简约的笔法来记录,如今以十句能讲清楚的,缩减至五句,甚至四句。三为错字、漏字。笔者于易经本文没有的部份,以刮号连贯其文句,全文以纯白话译出,应可看懂,其较难的原理部份,与现代人隔阂较远,简介如下:
一、爻的部份:
㈠二爻:阴爻、阳爻
1阳爻: 又称刚爻,以「—」为符号,示刚强、活动、富而实、君子、大、指男性。以「九」称之。
2阴爻: 又称柔爻,以「— —」为符号,示柔弱、退让、贫而虚、小人、小、卑微、指女性。以「六」称之。
㈡三爻组成一卦: 象三才,天、地、人,上爻为天,中爻为人、下爻为地。共八种变化为八卦。
八卦
德性
人物
自然
人体
动物
方位
物体形状
数字
干☰
健
老父
天
首
马
西北
圆形
1
兑☱
悦
少女
泽
口
羊
西
破缺
2
离☲
丽
中女
火
目
雉
南
内柔外刚
3
震☳
动
长男
雷
足
龙
东
上仰者
4
巽☴
入
长女
风
股
鸡
东南
长形
5
坎☵
陷
中男
水
耳
猪
北方
外柔内刚
6
艮☶
止
少男
山
手
狗
东北
下覆者
7
坤☷
顺
老母
地
腹
牛
西南
方形
8
㈢六爻:上下二卦重叠,共六十四种变化,为六十四卦。
1干为天☰☰
2坤为地☷☷
3水雷屯☵☳
……
64火水未济☲☵(查本书目录可知。)
二、爻位部份:分六爻位,由下往上数。
上□5□4□3□2□初□
(第一爻称初爻;第六爻称上爻。)
㈠二分法:
1阴阳二分法:
⑴阳位: 奇数位为阳位,如一、三、五爻位即是,又称「刚位」,示对外行强硬之策。
⑵阴位: 偶数位为阴位,如二、四、六爻位即是,又称「柔位」,示对外行事阴柔。
2上下二分法:(由下往上数)
⑴下卦: 即一、二、三爻,又称「内卦」、「下体」、「内体」,象徵地位较低。
⑵上卦: 即四、五、六爻,又称「外卦」、「上体」、「外体」,象徵地位较高。
㈡三分法:天、地、人
⑴地位:一、二爻,地位低,如树根。
⑵人位:三、四爻,地位在中间,如树身。
⑶天位:五、六爻,地位最高,如树梢。
㈢六分法:
⑴第一爻位: 初爻,如初长之树苗,难以知道此后的生长变化,故曰「初难知」。
⑵第二爻位: 二爻,下卦之「中位」(重要位置),如刚入社会小有成就的年轻人,容易得到人们的称赞,故曰「二多誉」。然阴位对外行阴柔之策。
⑶第三爻位: 三爻居下卦之最上方,为中级干部,处上级主管与下级职员之间,做事常左右为难,故「三多凶」。
⑷第四爻位: 四爻居上卦之最低,为主管之下,乃接近老闆之近臣,伴君如伴虎,随时有生命危险,故「四多惧」。
⑸第五爻位: 五爻为至尊,上卦之中位,代表国君,上卦之精髓所在,动见观瞻,故「五多动」。若以阳爻则称九五,古代帝王之意。
⑹第六爻位: 即上爻,代表已退休之主管,但仍具影响力。易经之上爻往往出现与五爻完全相反的叛逆现象,故曰「上易知」,往往「物极必反」。
㈣增减二分法:互卦(又称互体、互象、中卦)
上—6—5— —4—3—2初—1
(爻皆由下向上数)
⑴组成: 减:去一(初爻)六(上爻)不论
增:重覆三爻、四爻组成新卦。
A 内互卦:即二、三、四爻组成☱(称互体、中卦下)。
B 外互卦:即三、四、五爻组成☲(称约象、中卦上)。
⑵目的: 增加易经的变化及解释方法,本为内外卦两种,变为四种。西汉京房「互体说」提倡最力,据说孔子之前已有此说法。
⑶例如:小离卦☴☰
A 内卦:即下卦为☰,干为火。(一、二、三爻)。
B 外卦:即上卦为☴,巽为风。(四、五、六爻)。
C 内互卦: 又称中卦下,即☱(二、三、四爻)兑为泽为西,可解文中的西方。
D 外互卦: 又称中卦上,即☲(三、四、五爻)离为火,可解文中何以「不雨」,火过旺所以不下雨。
三、相互关系:
㈠爻与位的关系:
1「当位」:又称「得正」「得位」,为君子也,可行正道。
⑴阳爻「—」:占阳位(即奇数位:一、三、五位)。
⑵阴爻「— —」:占阴位(即偶数位:二、四、六位)。
2「不当位」: 「失位」或称「失正」,小人也,不能坚守正道有悔。
⑴阳爻「—」:居于阴位(偶数位二、四、六爻位)。
⑵阴爻「— —」:居于阳位(奇数位一、三、五爻位)。
㈡爻与爻的关系:
1相「比」:即上下邻居,「比」邻的关系。
⑴承: 即「承」载,下爻「承」载上爻。如二爻「承」三爻;三爻「承」四爻。
⑵乘: 即「乘」骑,上爻「乘」骑下爻。如六(上)爻「乘」五爻;五爻「乘」四爻。
⑶亲比: 阳爻在上「乘」骑阴爻;阴爻在下「承」载阳爻,阳在上称「亲比」,吉而多助。
⑷逆比: 阴爻在上「乘」骑阳爻;阳爻在下「承」载阴爻,阴在上称「逆比」,凶而多危。
⑸无比: 上下相邻皆为阳爻,或者上下相邻皆为阴爻,称「无比」不能相互影响吉凶。
2相「应」:如,若把上卦搬下来则一爻与四爻为对应,二爻与五爻为对应,三爻与六爻为对应。
⑴正应: 或称「有应」,如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爻,如为一阴爻一阳爻异性相吸则能相互帮助,称为「正应」。
⑵敌应: 或称「无应」,如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爻,如两者皆阳爻,或两者皆阴爻,同性相斥为敌,不能相互支援,称为「敌应」或「无应」。
3动态:
⑴来:爻由上方往下走,称为「来」。
⑵往:爻由下方往上走,称为「往」。
⑶动爻: 若以该爻为动爻,即该爻阴阳互变,如初爻为动爻,干卦☰变为☴巽卦,由刚健的干卦变为犹豫不决的巽卦。
四、易经的解释方法:
㈠经义解法:以卦、爻的解释文意,旁及彖、象传之文字解读为主。
㈡据象解法: (参前文八卦部份)如干为马、牛为坤、狗为艮︙︙即动物之象。火为离、巽为风、艮为山︙︙即自然形象。东方为震卦、西方为兑卦︙︙即方位之象。
㈢据数解法:
1以先天卦(伏羲八卦)为准,干配一、兑配二、离配三、震配四、巽配五、坎配六、艮配七、坤配八。
2求本卦: 见树上四只麻雀,求得上卦为震为雷;又买了五元邮票,求得下卦巽卦,故本卦为雷风恆☳☴,本卦为现在问题的状况。
3求变卦: 上下两卦数目为九,爻以六除,余数三,三爻为动爻(阳爻变阴爻),如除尽即以上爻为动爻,则变卦为雷水解☳☵,查六三的爻辞,变爻为事情将来的变化。
㈣爻位解法: 以上卦为长官,以下卦为基层人员,第五爻为老闆,第二爻为下层主管,参考本文一爻、二位、三相互关系即可略知一二。
五、易经的思想:
㈠由下而上:
现代人习惯写东西由上而下,但易经之六爻皆由下而上,最下方称初爻(即第一爻),下往上数:二、三、四、五、最后一爻称为上爻,实为第六爻。
㈡守正则吉:
易经主张不管身处忧患,或得意皆不可僭越,必须「贞正」,坚守正道,与后来的儒家相通,孔子大骂季孙氏僭越,跳天子才能享受的八佾舞精神相同。
㈢尊中位:
易经最重视中位,以中位为当家作主之位。下卦以二爻为中位,为下卦之领导者。上卦以五爻为至尊之位,第五爻为上下卦之君王,尤以阳爻九为甚,故后代称帝王为「九五之尊」,干卦九五爻以「飞龙在天」称之。
㈣少数决:
近代人重视多数,而易经重视少数,此为其特殊之处,可能也是国人重视帝王,不重庶民有关,此种重「质」的传统,与西方重「量」的传统大异。凡八卦中二阴一阳之卦,皆称阳卦:如☶艮卦、☳震卦、☵坎卦。八卦中二阳一阴之卦,皆称阴卦,如☲离卦、☴巽卦、☱兑卦皆是。阳卦以危难不利解释;阴卦以顺利有助解释。
㈤物极必反:
易经中充满「阴阳互生」「阴阳互藏」的观念,四象中阳刚扩张至极阳为「老阳」
,则一阴开始生长为「少阳」
。阴扩张至极限为「老阴」
,则一阳始生为「少阴」
。最明顾为六十四卦之上爻与五爻,意义往往相反,如干卦五爻为「飞龙在天」,不可一世完美至极,而上爻则变为「亢龙有悔」,一飞上天一落于地。坤卦意为柔顺,六五爻「黄棠元吉」谦卑之极,上六爻则阴极反阳,「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狂暴之至,物极必反的现象明显表现。
六、笔者的特殊发现:
㈠易经充满性观念:
易经原始符号,以一为阳,以— —为阴,即为男女生殖器崇拜的表现。卦形中兑卦☱,为一人嘴开开,又为小妾讨好人话多的意思。巽卦为谦逊,卦形为☴,乃人大腿开开,其意不言而喻。爻位之推论更是充满异性恋「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观念,阳爻在上,阴爻在下,男上女下为「亲比」吉且多助。若阴爻在上,阳爻在下,女上男下为「逆比」凶而多危。若上下卦之间隔二爻有相「应」的关系,一阳一阴即一男一女,则为「有应」或称「正应」,一男一女异性相吸,阴阳(男女)为友可互相援助。若为二者皆阳(男)或二者皆阴(女),二爻互斥,同性相互排挤无助,称为「无应」或「敌应」。
㈡颠倒位置形成交流:
如干为天☰,天应高高在上;坤为地☷,地应低低在下,但易经认为天地各归上下,则二者各走各的,互为陌路则凶,如☰☷天地否,二者否塞不通「大往小来,天地不交,万物不通」,天地互不理睬,万物不生则大不吉。如把天放于下,地放在上,放在不该放的位置,则地向下压,天向上升,则为交流,如地天泰☷☰,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形成动态的交往现象则「吉亨」。第六十四卦火水未济☲☵,火向上延烧,水向下顺流,火水上下各走各的,双方分隔,则「火在水上未济」「无攸利」,事情未完成没有半点利益。六十三卦水火既济☵☲,下离为火,上坎为水,火该在上方反摆在下,水该在下反放于上,顺其性,水向下流,火向上烧,双方形成交流之态,则为「水在火上既济」「利贞」,水在火上,凡事已成功安定,真正有好处大吉。
序
易经的羣经之首,然经三千年,歷千百先贤註解,要念懂其中条文,必念三至五本书,才能弄懂,故下决心将其译出,以期只念一本书即可明瞭,故取名为「易经一阅通」。
近年来出版界受电子书影响,重庆南路书店大多凋零所剩无几,然在出版界哀鸿遍野声中,华西街进源书局,仍一支独秀,专门出版山医命相卜方面的书籍,种类多又完备,令人难以想像,只要走进书店一趟,即知此绝非虚言。
本书承林进源先生支持得以出版,特此致谢,并望得到同好的支持喜爱,多加赐正为祷。
萧善章 二○一七年十月一日于福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