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佛禅仙道 > 南怀瑾讲述修定、学佛与人生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相同作者的商品

浏览纪录

南怀瑾讲述修定、学佛与人生

prev next

  • 商品编号: lk9599
    出版社: 老古
  • 作者: 南怀瑾
    出版日: 2021/10/29
    ISBN13: 9789866059599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平装148x208mm
    页数: 318
  • 定价:  NT$360元
    匯率参考:  换算成人民币
  • 优惠价:  95 NT$342元
  • 商品库存: 1
  •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点击数: 2308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本书以「修定、学佛与人生」为主题,编录南怀瑾先生在1970至1985年间于《十方月刊》等杂志发表过的文章与讲记,内容包括南师讲解修定与念佛的方法、阐述佛教大爱精神与世俗观念结合的现况、答覆学生因学佛引伸的人生问题等等。
  南师说法方便应机,出入各宗,谈禅而不限于禅,说理而兼顾实修。无论是讲演纪录或是往来询答,在亲切平实的语气间,仍不时可见智慧火花迸现,尽显南师一贯风格。

出版前言 3

修定、念佛、观音法门

带业往生与消业往生  3
 念佛法门给大家无限的信心 3
 佛法修行在转业 6
 别让善知识的方便说成了「见思惑」上的争执 9
 普贤菩萨教念佛给我们的启示 14
 此去一条大道 20
 阿音与阿弥陀佛的功德 22
 念佛由有相光融入自性心光 25
 如何修观想念佛 29
 「净念相继」说三种持名念佛法门 33

修定与念佛的方法  37
一、修定 37
 持戒以得定 得定而生慧 37
 修定是治心理动乱的药 39
 依因缘根基 择勤修法门 40
 人生非散乱即昏沉 43
 怎样才是「定」? 45
 修定不能得定的原因 46
二、念佛的方法 47
 瑜伽念佛 47
 微声念佛 49
 大声念佛 49

观音法门另一章  51
 大英雄、大豪杰才能做到的事 51
 超觉静坐的来源 52
 观世音与观自在 54
 一切音声皆是咒语 55
 观心是何心 57
 由音声入清净法性之流 59
 「能」与「所」 61
 参透动静二相 62
 寂灭道体无所住 64
 观音的慈悲 66
 如梦如幻的音声法门熏就金刚三昧 68
 三十二应身的妙用 68
 宇宙人生怎么来的? 70
 直截根源的佛的法教 72
 归元无二 方便多门 76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  79
 一心皈命净土法门 79
 几人念佛得到了一心不乱 82
 要与《药师经》合併参究 84
 念佛是全心全意的想念 87
 举一则念佛的笑话 89
 临终时为何不能念佛 91
 自欺、欺人、被人欺 94
 心头只挂着这一念 96
 穷极唿天 痛极唿父母 98
 「顽空定」的念佛法 101
 但持正念 莫问黑烟 103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105

学佛谈人生

佛教的孝道思想  111
 民间信仰的儱侗佛教 111
 为什么与僧道无缘? 115
 韩愈与狄仁杰的忠告 116
 孝是中华文化的特色 118
 儿子是国家的 女儿是人家的 120
 爱天下人也是一样 123
 孝顺父母的佛陀 125
 度化阿阇世王的故事 127
 义在大孝的《盂兰盆经》 129
 三世因果与六道轮迴 131
 目连尊者救母难 134
 梁武帝倡建盂兰盆法会 136
 放燄口与拜水忏 138
 经忏彰显了孝道思想 141
 行菩萨道济度一切众生 143

漫谈佛法中的经济思想  145
 经济一词的来源与含义 145
 佛让出家人乞食的两缘由 148
 从令人去贪的人文精神到一切治生产业皆与空相不相违背的佛法 150
 佛教丛林的经济制度 154
 化缘就是功德的观念导致错误的修行心理 157
 为何要想别人荷包里的钱 160
 真正的布施──建立万人如一的大我精神 164

研究佛学的基本认识  169
 佛法、佛学与学佛 169
 人生的目的 171
 佛法的人生观和宇宙观 172
 认识佛道修证的方法 177
 大小乘佛法的宗派 180
 由闻思修慧得解脱 183

与缘社谈缘  185
 人人有本难念的经 185
 杭州城隍庙的一副对联 187
 西泠桥畔两苏坟 189
 愿为一滴杨枝水 191
 才女的「麻将经」 193
 返老还童的「外婆禅」 198

答中大觉声社学生问  201
 笑谈声中话家常 201
 什么是正知正见? 203
 对「一贯道」的看法 205
 儒道的中心论点 207
 有我与无我 209
 佛法是活活泼泼的 211
 从心理学看佛教 213
 吃素与学佛有什么关系 215
 伟大的佛陀 218

考工对话  221
人生与宇宙问题答客问  227
 之一 一九七三年四月十八日 227
 之二 一九七三年四月廿五日 233
 之三 一九七三年五月二日 235

真理与人性答客问  239
答美籍学人皇甫瑞专函 247
佛教不是无神论 251

感言序介话禅密

为影印《指月录》感言  257
荷兰文初译禅宗马祖语录记言  261
 译作的经过 261
 有关于马祖和禅宗的四个问题 263
 有关马祖语录中三段示众的提要 271

叙印普庵禅师咒及记传  275


附 录

太极拳与道功  281
 一、习武经过 282
 二、访道经过 284
 三、漫谈练气与武功 291
 四、太极拳法要简介 310

作者简介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
  乐清南宅殿后村人。幼承庭训,少习诸子百家。抗日战争中投笔从戎,跃马西南,筹边屯垦。返蜀后,执教于中央军校军官教育队。旋即潜心佛典,遁迹峨嵋大坪寺,阅藏三年。后讲学于云南大学、四川大学等校。赴台湾后,曾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政治大学等校任教。1984年后旅居美国、香港;2004年起寓居中国,至2012年于江苏吴江太湖大学堂辞世。
  在港、台及居美时期,曾创办东西方文化精华协会总会、老古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美国维吉尼亚州东西方文化学院、加拿大多伦多中国文化书院、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并关心家乡建设,1990年泰顺、文成水灾,捐资救患,并在温州成立南氏医药科技基金会、农业科技基金会等。又将乐清故居重建,移交地方政府做为老幼文康中心,且为厦门南普陀寺修建禅堂,倡建金温铁路。
南怀瑾先生生平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素有禅学大师、国学大师种种称誉,至晚年仍讲学着作不辍,可谓为文化事、为生民事,摩顶放踵,鞠躬尽瘁矣。

显示完整说明

购买过此商品的人还购买过

商品标籤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