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易经占卜 > 河洛精蕴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浏览纪录

河洛精蕴

prev next

河洛精蕴
  • 商品编号: he1006
    出版社: 宏业
  • 作者: 明 江慎修
    出版日: 1999/05/01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精装155x215mm
    页数: 386
  • 定价:  NT$650元
    匯率参考:  换算成人民币
  • 优惠价:  NT$650元
  • 商品库存: 2
  •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点击数: 7818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序一

先儒九峯蔡氏。谓体天地之掇者。易之。象纪天地之撰者。范之数。数始于一奇。函三为。九极之九。积而畴之数用。象成于二偶。二四为八。极之八八积。而卦之象备。惟河图洛书。象书而数周。故其精蕴。可以阐化原而穷事物。后之作者。昧象数之原。窒变通之妙。或即象而为数。或反类而拟象。逞其私智。牵合傅会。此圣人之精。所以不可得而见。圣人之蕴,所以不可得而闻也。也婺源江慎修先生。着书满家。晚尤嗜易。蒐择古今。参以己见。撰河洛精蕴一编。凡九卷。分内外二篇。内篇论图书卦画之原。先天后天之理。蓍筞变占之法。为何河洛之精。外篇论图书卦画所包函。旁论交通。为河洛之蕴。自谓为先儒拾遗补阙。宣州黄子云甫校而寿诸梓。余惟宋志说易之书。多至二百十三。其能发挥精蕴。闲亦有人。而按部以来。存者无几。且易理广大悉备。家自为书,人自为说。前之自信为得其精者。久之或又目以为麤。而易之蕴涵天盖地。悉数之恐留更僕未可终也。是书于圣人所以则图书作易之理。寻讨本源。独有领会。多昔人未经言及者。而又引伸触长。参伍错综。以求其合。虽未敢云易之精蕴尽于是。要非深于易者。固未易语此矣。我
朝易学。首推安溪李文贞公所论着。于启蒙本义。多所发明。贯穿他经。亦多剏获。后如光州胡紫絃宗伯,易学函书。指画成图。妙义环生。海内谭易者。得是书读之。不当与彼二家并传为易林不朽之盛业欤。时
干隆四十一年岁次丙申花朝吴江金士松听涛甫书于京寓之衣石山房

序二

道在天地间。始也惟圣人能通之。故图书启而卦象生。于以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以为创也。其实因也。孔子贊易。知卦象之本于图书。故于大传具明之。刘歆始以为河图授羲。羲因之而画卦。洛书锡禹。禹因之而演范。岐而二之。岐说显戾于圣人。孟坚则其知象为经纬表里。也然亦不能言其详。中间失传。至赵宋诸儒出。而后大着。后来儒者渐推渐扩。或纵或横。因其体以究其用。而图书之妙。作易之旨。乃更发前人之所未发。是非前人之智有所不逮。识有所不到也。而论说或有所未及者。益当其时。理适如是而已。风会日开。智慧日出。更加以引伸焉。参伍而错综焉。擧天下之事事物物。无不有以要其归。于是左之右之。皆逢其原。一散而为万。万合而为一。其理可不外索而得。使天之所以开圣人。圣人之所以垂示后人者。其道义大彰显于时。是乃圣人格物致知之学。不得视为悬远者也。向者吾友戴东原。在京师。尝为余道其师江慎修先生之学。而叹其深博无涯涘。也无使辙之便。竟不及其在日一亲炙之。其着书甚多。流传于世者尚少。近归安丁子小雅。馆于新安。使携所着河洛精蕴。内篇三卷。外篇六卷。见示。受而卒读。凡夫天地鬼神之奥。万事万物之赜。罔不摘抉而呈露之。于宋儒邵子朱子之说益加推阐。更荟萃明代以及近时诸人之议论。而断其是非。如数黑白然。洵可为大而能该。杂而不越者也。通天地人之谓儒。非先生之谓乎。余于前人。若刘常民胡廷芳黄石斋之书。亦尝咀哜焉。愧未能以竟学。吾师桑弢甫先生。学于尧江劳麟书先生。劳先生之学一本程朱。以致知格物为首务。故其说河图洛书也。理与数俱昭晰无遗。即觕而至羽毛鳞角。无不究其形象。较其同异。推论其所以然之故。其以布衣终老于乡里。亦与江先生同。异哉天不爱道。天不爱道。乃使夫二人者。皆有以得圣人之精之蕴。而道庶几乎万古不终晦矣。劳先生之书。吾师既寿之梨枣矣。今江先生之书。旌得黄君云甫。復版行之。使有志于圣学者。得循是而有悟焉。是其为赐也大矣。岂独有功于江氏已唿。
干隆五十年仲春卢文弨书于钟山书院

序三

余童子时。则知吾郡有江慎修先生。盖闳览博物君子也。其学无所不通。而尤精核于三礼。锡山琴大司寇辑五礼通考。多採其说。皆先儒所未及者。故先生虽布衣。而明震公卿间。今
皇上命儒臣纂修四库全书。先生着述。已得第次进呈。行将流布寓内。凡槖笔侍从者。皆争先覩知为快。而予不幸丁先大夫忧。仓皇返里。苫凷余生。方欲寻讨先生手订丧礼诸说读之。以稍赎不孝之愆。适旌得黄君。持其所刻先生河洛精蕴一书。乞鄙言为序。余棘人也。讵復能从事笔墨之役。况易学探微。谭何容易。顾先生则予夙所向慕者。又黄君他郡人。而克表章吾郡潜修之士。是又足感也。其何可辞。爰取其书而讽诵之。紬绎之。乃不禁适适惊。规规然自失也。其诸南华叟之所谓望洋向海而叹者乎。不若是。奚足以极阴阳之变。洞神鬼之噢。穷古今万物之情。而综天地人三才。而谓之通儒耶。昔欧阳永叔以文学为宋代明儒。而诋河洛为怪妄乱经之说。明人归熙甫亦有志于经术。其于邵子之学。则欲黜而别之于羲文周孔之外。以为易之原本不如是。是皆未能深求其精蕴。而因即以圣人之道为无事于深求。故云尔也。指其得见是书也。将自不悔其失言乎哉。夫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繫辞固言之矣。故先天后天之二图。至邵子而全。至朱子而定。然而后人尚有置喙于其间者。则繫辞又曰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易之道固无所不可。而予则以为不知则已。若既曰知之矣。而不能旁推交通。错综参伍。以求圣人之精。而发圣人未发之蕴。则知者兴不知者俱无与于易。而其论河洛也。不过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而已。吁是向者欧阳氏之所唾弃者。也故必如先生而后可以为知易。而后可以为通儒。然则三礼也者。犹先生考订之学。而义理之学。则全在乎此书也。书分内外篇共九卷。
干隆四十有一年岁次丙申夏六月入伏日竹溪曹文埴拜序并书

序四

天不爱道。地不爱宝。河出马图。洛出龟书。天地之大文章也。天以光气昭烁于三辰。地以精华流衍为五行。其为文章也大矣。復假灵于神物。出天苞。土地符。示之图马。倍伍为十而显其常。又示之书焉。藏十于九而通其变。常者具无穷之变。变者皆自然之常。参伍而列。错综而居。天地不自匿其妙道至宝。所以牑圣人。而启其聪明。发其神智。又将有不尽之文章于是乎起也。卦画者。圣人之文章也。也一奇一耦。太即呈焉。仪象生焉。三画既成。八象肖焉。万汇该焉。自天地定位。以至水火不相射者。先天之为体也。自帝出乎震。以至成言乎艮者。后天之为用也。先后不可相无。犹图书不可废一也。至于八卦盪。六爻相错。而易道成焉。其书遂能与天地准。弥焉伦焉。冒天下之道焉。其始不过奇耦二画而已。虽圣人之聪明神智。仰观俯察。远求近取。随处皆可会心。而以天地自来之文章。以领而神契者必尤深。故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非虚言也。周子曰。圣人之精。画卦以示。圣人之蕴。因卦以发。易不止五经之源。实天地鬼神之奥。此论易之粹言。所谓精者。自然流出。不假智力按排。所谓蕴者。包蓄无涯。不遗糟粕煨烬。两言足以尽易道之妙矣。更探本而言之。卦之精即图书之精。卦其右契。而图书其左劵也。卦之蕴皆图书之蕴。卦其子孙。而图书其祖宗也。余学易有年焉。古今诸儒之说。易尝徧观矣。窃移圣人之所以则图书作易者。必有的确不可移易之理。何以先儒言之。犹在可彼可此若合若离之间。则其所以求圣人之精者。岂无遗义以待后人之探索唿。文王作易。以反对为次序。因有反復往来之易。以明天道有循环。人事有变迁。此易甚显也。何以先儒言之。乃舍进求诸远。舍明索诸幽。则其所以发圣人之蕴者。岂无剩义以待后人之补苴乎。夫易道之广大。圣人屡言之。而未条其事目也。今思之。易前似有易。陈希夷之龙图是也。易中復有易。中爻之十六互卦是也。也易后又有易。焦赣之易林。及后世火珠林占法是也。更举图书卦画同原而共流旁推而交通者。若算家之句股乘方。乐家之五音六律。天文家之七曜高下。五行家之纳贾纳音。音学家之字母清浊。堪舆家之罗经理气。择日家之斗首奇门。以至天有五运六气。人有经脉动脉。是为医学之根源。治疗之准则者。亦自图书卦画而来。信乎天地之文章。万理于是乎根本。圣人之文章。万法于是乎权舆。精固精也。亦何蕴之非精哉。河洛精蕴。蓄之心者亦有年。今耄暮年岁月。弗忍虚掷也。为先儒拾遗补阙。亦区区之心也。爰黾勉成之。凡四阅。得书九卷。分内为两篇。
干隆二十四年己卯黄钟月来復日婺源后学江永书于虹川书屋时年七十有九

序五

吾郡江慎修先生。覃心经训。着述极富。而大而天文地理。中更人事。下及小道。如医卜之属。莫不攷其源流。通其条贯。晚年归本何洛。撰为精蕴九卷。举凡形上形下。悉皆荟萃于其内。发挥旨趣。曲鬯而旁通之。因想见先生之根极领药。本本原原。即一数之密。一艺之精。无非精术之绪余。而古剩人作精垂为世教。使万理万事之精微广博。洞然毕惯于一。班史独推易为六艺之源。周子又以为天地鬼神之奥。其言愈信而有徵也。甲午岁假馆蕴真书屋。获读是书。黄君云甫见而爱之。愿授梓以广其传。为好学深思者助。嗣余北首燕路。是书告竣。黄君邮寄京师。特为识其缘起如此。
干隆四十年岁在旃蒙协洽涂月新安方昌镐霞峰氏谨书诚心堂

目录

一卷
 河图
 洛书
 河图洛书原始
 圣人则河图画卦图
 圣人则洛书列卦图
 图说
 线河图
  横列太阳少阴图
  纵列少阳太阴图
 图说
 通论河图洛书
 论先天八卦
 图书八卦余论
二卷
 论后天八卦未必始于文王
 后天八卦图
 图说
 河图变后天八卦图
 图说
 后天卦配洛书之数图
 图说
 后天卦以天地水火为体用图
 图说
 以卦画推先天变后天说
 以五行推论先天变后天说
 先后天阴阳卦说
 重卦说
 先天六十四卦横图
 图说
 先天六十四卦圆图
 图说(附六十四卦方图说)
三卷
 大衍之数五十说
 参天两地而倚数说
 揲蓍法
 揲蓍说
 筮法疑义说
 揲蓍余义说
 变占说
 占法考
 变占余义说
外篇(河洛之蕴)
四卷
 河洛未分未变方图
 河洛未分未变三角图
 图说
 洛书二八必交始成造化说
 先天为序卦之根说
 三十六宫说
 十二辟卦说
 后天为杂卦之根说
 户卦说
 四象相交为十六事图
 图说
 六十四卦中四爻互卦图
 十六卦互成四卦图
 图说
 后天六十四卦次序图
 图说
 后天六十四卦方位图
 图说
 八卦安世应例
 八宫布干支例
 八宫支神属六亲例
 飞伏例
 变卦六亲例
 掷钱例
 总说(附入曜杀说)
五卷
 变卦说
 卦变考
 总论
 辩来氏错纵二字之谬
 卦象说
 卦象考
  天文类
  岁时类
  地理类
  人道类
  人品类
  人事类
  身体类
  饮食类
  衣服类
  宫室类
  货财类
  器用类
  国典类
  师田类
  动物类
  植物类
  杂类
 总论
六卷
 句股原始
 句三股四弦五图
 句股幂图
 句股名义
 论句股之用至广
 后天八卦应句股图
 图说
 河洛五句股说
 洛书四句股图
 图说
 平圆两句股得整数图
 图说
 论四率比股生于句股
 列率式并说
 洛书乘除比例说
  相连四率
  隔一四率
  隔二四率
  总说
  隔一三率连比例
 论三率连比例之理
 理分中末线出河图中宫说
 法洛书蓍策用三百六十整度之理图
 图说
 六乘方至十一乘方图
 图说
七卷
 律吕声音本于河图洛书说
 算率不用三分损益说
 河图为律管长短空径大小之源说
 算律之法
 列律图
 图说
 河图五音本数图
 图说
 河图五音顺序相生图
 图说
 河图五音之数即含隔八相生之理说
 图说
 洛书应十二律图
 图说
 洛书配支辰律吕应六合图
 图说
 纳音说
 纳音五行母子数图
 图说
 六十纳音归河图变数图
 图说
 纳音配六十调图
 图说
 六十纳音分上中下声图
 图说
 图书为声音之源说
 字母配河图之图
 图说
 五十音应大衍之数图
 图说
八卷
 河图为物理根源图
 图说
 法洛书制明堂图
 图说
 河图应五星高下图
 图说
 二十八宿属七曜说
 觜参二宿前后说
 五行琐语
 河图变体图
 图说
 陈图南易龙图自序
 图序说
 河图变体合十一数图
 图说
 河图含八卦五行天干图
 图说
 河图含八干四维十二支二十四向方图
 河图含八干四维十二支二十四向圆图
 图说
 罗经原始
 罗针三盘说
 净阴净阳说
 罗经六十甲子说
 盈缩平分说
 诸阴阳说
 三卦说
 九星卦例说
 洪范五行说
 贵人说
 遁甲奇门说
 二十四气阴阳局图
 图说
 阳局布奇仪星门例
 阴局布奇仪星门例
 附八神例
 元辰斗首五气定局图
 图说
 紫白洛书说
九卷
 纳甲说
 纳甲图
 河图数明纳甲图
 图说
 以纳甲法推先天变后天说
 人身督任脉手及足经脉应洛书先天八卦图
 图说
 横图应气血流注图
 图说
 六子应六气图
 图说
 主气流行应节气卦脉图
 五运图
 客气加临司天在泉定局图
 图说
 六脉图
 图说
 十二藏脉六气藏府脉候一贯说
 图书五奇数应五藏布位图及图说
 乙癸同源说
 伤寒传足不传手说
 

显示完整说明

购买过此商品的人还购买过

商品标籤

八宅明镜

八宅明镜

95 NT$190元
沈氏玄空学(上)

沈氏玄空学(...

9 NT$342元
沈氏玄空学(下)

沈氏玄空学(...

95 NT$285元
葫芦墩精准万年历(小本)(西元1912~2105年)

葫芦墩精准万...

8 NT$280元
野鹤占卜全书新编

野鹤占卜全书...

9 NT$405元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