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武术 > 武当赵堡侯氏太极拳与行功心悟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浏览纪录

武当赵堡侯氏太极拳与行功心悟

prev next

武当赵堡侯氏太极拳与行功心悟
  • 商品编号: ywaa427
    出版社: 逸文武术
  • 作者: 林泉宝
    出版日: 2016/05/01
    ISBN13: 9789866699047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平装190x260mm
    页数: 374
  • 定价:  NT$460元
    匯率参考:  换算成人民币
  • 优惠价:  9 NT$414元
  • 商品库存: 2
  •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点击数: 6894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太极者,乃拳架之根苗;
它陪伴你健康终身,改变你的生命品质。
纵观太极技艺,既是幽远朦胧,又是清澈见底。
一层道理一层功;通修炼之道,能精其技者,则能使精神达到一种境界,领悟一种内涵,得到昇华,即所谓「太极人生」。
武当赵堡太极拳博大精深,玄奥奇妙,练拳即是修道。太极拳是以心意合一、形神合一、天人合一,达斯境时,可感悟生灵之妙谛,天地万物之真理,亦即是太极拳的最高境界。
21世纪最热门的、最有效的健身法将是太极拳运动,我相信武当赵堡太极拳将入桂冠之列。
悟太极感生灵妙谛;
修正道知人生契机!
心不住拳方为圣;
拳能神化始入真!

前言

  武当赵堡三合一太极拳源于武当,为张三丰所创,后经山西王宗岳传与河南温县赵堡镇蒋发,再经六传至张彦(以上系单传)。张彦再传与张应昌及陈清平,张应昌再传张金梅→张汶→张敬之→侯春秀,侯春秀老师为赵堡太极拳第十代传人,继承了张三丰体系的三合一成架。
  赵堡太极拳是一种古老的拳种,赵堡人一向秘传,视为珍宝,轻易不传,鲜为世人所知。如今改革开放,中华大地国盛昌荣,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准日益增高,在温饱满足的基础上,人们也日益追求健康长寿的高品质生活。各家各派也不再固守陈规,不断将自家的秘技贡献给广大人民。近年来赵堡太极拳意气风发,名传遐迩,其势直追陈、杨、武、吴、孙等各式太极拳,并称中国六太太极拳派。由于赵堡太极拳传人的努力,赵堡太极拳的推广已向更高层次发展。赵堡太极拳是张三丰源传之主脉,内涵丰富,它是一种内外修炼相结合的内家拳术。其修炼的过程即是内功修炼的过程,同时又注重技击方法的修炼,对太极拳功理功法的阐述,保留了大量早期太极拳高手的诀窍,质朴无华,较完整地保留了太极拳的原貌。其修炼方法注重养生与技击结合,以阴阳理论为指导,以道家内丹修炼为基础,做到内外相合,性命双修。
  武当赵堡太极拳成架,是侯春秀老师定居西安所传授的架子,他与西安郑悟清、郑伯英都在西安教拳,合称为两郑一侯,为当代赵堡太极拳的代表人物。二郑均为和庆喜门下高足,因二郑的架子大小悬殊,故郑伯英所传之为大架,郑悟清所传之为小架,而继承张氏传承的侯春秀老师,其架不大不小,又称为中架,大中小三架成为西安赵堡太极拳的三足鼎立之势。
  我自1970年因为支内去陕西咸阳,得识诸多武林高手,尤以武当赵堡太极拳名家郑悟清先生和侯春秀以及李宗有先生等,得到这些名家的悉心指点。郑悟清老师拳架精小圆活,内功独厚,已达炉火纯青之境界,其太极内劲趋于神化之妙境,无人能与之匹敌。侯春秀老师尤善採拿手法以及太极推手,以冷脆快狠,巧妙变招而着称。我年轻时也学练过多种拳术,但从未见过如此精湛技艺的老师,也不枉此西北十年之行,当年老师常说我有悟性,能举一反三将来必有大成,鄙人已过花甲之年,回想起来羞愧万分,只因自己惰性太重不成大器。如今改革开放,太极拳日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和欢迎,为了报答老师当年的辛勤教导,愿将老师所传授的赵堡太极拳精要和本人几十年修炼所得的一些心得在此提供给大家,如若能为此块宝添一份光,也能告慰先辈们的英灵。
  关于武当赵堡太极拳成架的称谓,出自侯春秀老师所言,当时老师给我们捏架子,教我们推手,并反复强调我们所练习的架子是赵堡太极拳成架。我问老师什么是「成架」。哪一个「成」字,老师说「所谓成架者成功之成也」。老师之所以这样解说,也是有它的歷史原因,是由张氏所传太极拳的称谓。成架的内含是学用绝对到位,是架子、推手、散打三合一的拳种,不是说其他拳种不成功,而是本拳种更显于体用,这种称谓不是老师自己创造的,而是歷史长期沿用的一种称谓。我曾问过几位大师兄,说法都不一。郑悟清老师的次子郑钧(为人敦厚,功底极好,诚恳大度,人称二师兄)给我来信中说:「你所提到的定架的名称问题,此事各有所说。尽管每人的说法不一,不管其『承』或『成』,可各自自选而已。但前辈侯老师(我的四叔)既给你讲此拳谓之成架,你就叫成架吧,因为前辈的心得、体验、经歷,都有一定的道理,晚辈不敢多言。」还有李宗有老师,他也曾说过侯老师教的是赵堡太极拳成架。李宗有老师是我学赵堡太极拳的启蒙老师,学了一辈子拳,教了一辈子拳,默默无闻,难能可贵。
  太极拳的内功修持一向秘而不传,虽有众多的太极拳爱好者,能登峰造极者凤毛麟角,只是对内功修炼,未能知其达观,通其精微,本文以数拾年之「行功心悟」,对武当赵堡太极拳内功修持之探索,阐述对赵堡太极拳裆胯的运作。裆胯运动驾驭着太极拳整体动作和内劲,不懂得裆胯的运用,就无法理解赵堡太极拳,也不存在赵堡太极拳之真功夫,如何启动裆胯之玄机,本文作了大胆的提示,阐述太极拳之真谛。
  太极拳成架是赵堡歷代相传之拳架,鄙人师承侯师之成架,又得郑师之小精架,郑侯两位宗师,鄙顶礼膜拜。为武当太极拳之秘技,郑侯二师当为之楷模,《武当赵堡侯氏太极拳》和《行功心悟》是修炼太极内功的一把钥匙,希对读者能有所启迪。
  成架的意义是练拳练功绝对到位,文修武练,内外兼备,关于「成架」,笔者有这样的体会:所谓成者,即集太极之大成,内修悟道养生延寿,外练武事竞技众敌,集大成而得太极真谛者谓之成架。赵堡太极拳第一代宗师蒋发,着有《太极拳法说》,(据原宝山、李师融先生考证,可能是蒋老夫子所着),其中「太极分文武三解」可见成架之真正内涵:「盖言道者,非自修身无由得成也。然又分为三乘之修法。乘者成也。上乘即大成也;下乘即小成也;中乘即诚之者成也。法分三修,成功一也」。蒋发宗师把太极拳分为三成工夫,即有三乘之修法,练就下中上三乘,而最后得之「成功一也」。然后蒋老夫子又解说了三成功夫之概况。曰:「文修于内,武修于外。体育内也,武事外也,其修法内外表里,成功集大成,即上乘也。内体育之文而得武事之武,或由武事而得体育之文,即中乘也。然独知体育之文,不知武事而成者,或专武事,反为体育而成者,即小成也」。侯老师太极拳以「成架」命名,有其重要的涵义,即「成功集大成」之意。由此可见,「成架」之命名源于蒋发先师。
  2000年10月由于武当山的邀请,鄙人参加了第二届中国武当拳国际联谊大会,参加拳术比赛并结识了很多武林高手,还有许多同门师兄弟,尤以原宝山、郑钧、刘瑞等先生,拳亲人更亲,他们毫无保留地给了我许多真诚地帮助,鼓励我写书,写出赵堡的风格,弘扬中华瑰宝。还有臺湾同胞张肇平先生,他是国际太极拳联谊总会的理事长;武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翟维传先生,以及吉林省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何全基老先生给于了我热忱的支持并赐序。还有鄙人的太极拳学生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包.照日格图、博士郎庆波、上海电视臺的袁维辉以及陆晏、沈晓东、贺曙光、刘少春等为本书电脑列印、摄像、拍照,再次一併感谢。
  武当赵堡太极拳博大精深,玄奥奇妙,练拳即是修道。太极拳是以心意合,形神合一,天人合一,达斯时可感悟生灵之妙悟,天地万物之理,亦即是太极拳的最高境界。21世纪最热门的最有效的健身法将是太极拳运动。我相信武当赵堡太极拳将入桂冠之列。
2007年10月 林泉宝

戚建海 序
赵堡侯氏太极拳在上海的开拓者——贺林泉宝《武当赵堡侯氏太极拳与行功心悟》在臺北出版

  我在成都承传的是西安郑伯英传任志义,再由任志义老师传给我的赵堡大架太极拳。林泉宝先生在上海传授的是西安侯春秀老师所传的赵堡中架太极拳。
  赵堡太极拳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然而她却生根、发展,壮大于陕西西安,故西安是赵堡太极拳的第二故乡。
  抗日战争期间,河南沦陷,身怀武当绝技的河南温县赵堡镇人郑伯英、郑悟清、侯春秀相继来到西安。其中郑伯英、郑悟清在军队中任武术教官,侯春秀以务工为生。解放后三人均在西安授拳。他们是赵堡太极拳在西安大、中、小架式的代表人物。
  赵堡太极拳是由明代武当山张三丰祖师所创,经云游道人传至山西太谷王宗岳,王宗岳传河南温县蒋发。蒋发生于明万历二年,传第二代宗师邢喜怀,第三代宗师张楚臣,第四代宗师王柏青和陈敬柏,第五代宗师张宗禹,第六代宗师张彦,第七代宗师张应昌和陈清平,此后薪尽火传,代不乏人。
  二郑在西安传授属和氏脉系:即陈清平传和兆元,和兆元传长孙和庆喜。和庆喜传郑伯英、郑悟清。故在西安又称赵堡和氏太极拳。
  侯春秀在西安承传属张氏脉系:即张应昌传张汶,张汶传张金梅,张金梅传张敬芝(1829-1923)。张敬芝传侯春秀(1904-1985)。
  2005年秋,在湖北武当山召开的首届武当赵堡太极拳联谊会上,我与林泉宝先生相识。虽然时间不长,但林先生对赵堡太极拳功理功法的独到见解,尤其是对道家太极炼丹术、性命双修理论不遗余力的探索精神,令我敬佩。从此我们交换心得,互通史料,常有电话联络。我与林先生是心意相通、志同道合的神交知己。
  林泉宝先生是上海人,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因支内调咸阳工作。先生青年时就喜爱中医和内家拳术,如六合、八法、太极、形意、八卦,自觉功夫了得,但每与赵堡太极传人推手比试时,动辄倾跌,方知所学乃花架子,经不起实战检验。1973年恰逢侯春秀老师去咸阳教拳,张长林、张顺林和林泉宝等拜入侯师门下,成为侯师的入室弟子。
  侯春秀老师擅长採拿术、跌法、摔法和散手,推手功夫丰富多彩,环环相扣,巧妙变化,冷脆快狠,连珠炮发,尤其乱环手法堪称一绝,更有上、中、下三盘功夫及四十八秘法等技。这些武当绝技与秘法,深深地震撼、吸引着林泉宝,加之林先生天资聪慧,志向高远,勤学好问,深得侯氏真传之三昧,成为在咸阳侯门师兄弟中的佼佼者。八十年代先生回上海定居,遂将斯技带至上海,在徐家匯等地教授赵堡侯氏太极拳。
  林泉宝先生尊师重道,正直豁达,卓有远见,对太极拳有特殊情缘,为寻太极明师,曾四处奔走。除拜在侯师门下外,还受到李宗有(李作自脉系)的亲传及太极高人郑悟清的指点。经多年艰苦磨砺,林先生将赵堡太极三大脉系(张敬芝、李作自、和兆元)的拳理拳法融于一身。先生身怀赵堡太极秘技,却谦逊有加。他常说:「我感到太极拳的根在赵堡,所以我选择了赵堡太极拳。在我有生之年,愿为弘扬武当赵堡太极拳,奉献微薄之力。」
  本书是林先生的处女作。它记录了林先生继承和发展侯氏秘技的心得与体悟,并兼论道家太极内功及丹功修炼。本书在臺湾臺北逸文武术文化公司出版。在大陆石家庄发行及网上销售,将为海内外太极拳爱好者提供学习、借鉴、吸纳的珍贵秘笈。
  最近,林泉宝先生与咸阳张长林兄弟合着的《武当赵堡李氏(李作治)太极拳阐秘》即将定稿,不久将会面世。他们不辞辛劳地整理出赵堡第八代宗师李作治「衩托架」秘法及特点。他们这种精神难能可贵,是对赵堡太极拳秘法挖掘的又一重大贡献。
  上海是国际大都市,是东方明珠。林泉宝先生是上海侯氏太极拳的开拓者和播种者。为赵堡太极拳理论的发展,为武当技艺的提高,为广大民众的健康长寿,林泉宝先生正辛勤地耕耘着,奉献着……
  愿武当赵堡太极拳在东方明珠大放异彩,流传四海!
华西隐士戚建海敬贺
2007年元月21日于成都静远堂

何全基 序

  武术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传统文化,太极拳则是中华武库的一朵奇葩。赵堡太极拳由蒋发起至今已达四百多年歷史。它採道、佛、儒、武、医各家之长融于一炉。习者可健身祛病、延年益寿、自卫防身、发力制敌,不论男女老少皆可练习。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近几十年中,赵堡太极拳不但在我国有了广泛的流传,还传到了港、澳、东南亚以及欧美等地,现已为世界人民所青睐。
  赵堡太极拳实为各派太极拳之首,有许多风格特点为其他太极拳所未具。赵堡太极拳讲究顺其自然,松柔为主,柔中含刚。练架时非圆即弧,立圆为主,以裆带手,松胯活裆(腰、裆),注重下盘根基和实战技术的应用。其特点被归纳为拳架小巧、动作柔和;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一整三直四顺六合;三节转动,裆走弧形;速度可快可慢;技击崇尚拿、跌、掷、打、靠诸艺。达到疏通经络,畅通气血,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在技​​击上注重虚实转换,刚柔变化,即「一阴一阳谓之拳」(王宗岳拳经)。在实战中讲究柔化刚发,此拳不用软手,反对硬手,提倡妙手,道出了刚柔并用在习拳特别在散打中的重要性。在推手时注重化打结合,刚柔适宜,刚来柔化,逢丢必打。经过几度的刚柔转化而达到刚柔相济,忽柔忽刚,亦柔亦刚的高境界。从而达到「松胯根」调裆固根,进退自如,破坏对手重心的平衡,使之跌翻(做到了巧、顺、合法将对方发放出去)战而胜之。
  林泉宝先生家居上海,在这武术圣地的环境影响下,从小经习练过多种拳术,根基特好。又在西安咸阳的十年中,得诸多高手的指点。特别在武林泰斗侯春秀、郑悟清二位高人的悉心传教下,深得赵堡太极拳中、小架之真传秘技,加之林先生天资聪慧,有勤苦练习,其理法技艺更上一层楼,并早已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武林高手、赵堡太极拳家。近不忘明师传艺点化深思,结合自身几十年的习拳传艺的实践经验,融为一炉,认真梳理归纳,将心得与创新汇集成书,命名为《赵堡侯氏太极拳与行功心悟》出版面世。这是一大喜事。此书的出版是为普及和推广赵堡太极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此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其内容丰富而全面,又古朴生动典雅,既有丰富的理论有又实践经验,且注意内功修炼又重技击,讲究实效。武术爱好者读此书后定会受益匪浅。
  我与林先生虽是初交,但一见如故,个人十分钦佩他的拳艺沉稳大方、功力深厚,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赵堡太极拳高手。我能相识林先生并得到他不少赵堡太极拳秘术,使我在赵堡太极拳的技艺上又提高了一大步,并十分感谢林先生的指点,故乐之为序。
吉林小平陈太极拳研究会会长
何全基

翟维传 序

  中华武术歷史悠久,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多样风格不同的拳术。太极拳作为最为普及的拳种之一发展到今天,以其武术、医学、健身、美学等方面的独特魅力越来越被世人瞩目。
  相传太极拳为武当张三丰所创,经过歷代传承,已发展为多种流派。赵堡太极拳作为我国太极拳主要流派之一,是经过山西王宗岳传于河南温县赵堡镇的。赵堡太极拳歷史久远,被赵堡人视为珍宝。其内涵丰富,修炼方法是以养生与技击结合,以阴阳理论为指导,以道家内丹修炼为基础,是一种内外结合,性命双修,融健身与技击为一体的内家拳术。关于太极拳的传播,习练者多凭其师的言传身教,但是由于习练者的秉性、悟性以及文化程度的不同,则对拳理的理解也各有差异,再加之不肯轻易授人的时代观念局限,所以很多拳论、套路、练法或失之笔墨,或随人而逝,因此对太极拳的传授,心得体会的纪录及技击奥妙的探索又是发展太极拳的一项紧迫任务。
  赵堡太极拳传人林泉宝先生,习赵堡太极拳多年。通过和其接触,知其对太极拳理论学识渊博拳技精湛。林泉宝先生得传赵堡诸多名人高手。如赵堡太极拳名家郑悟清、侯春秀和李宗有先生等名家,深得这些名家的悉心指点传授,通过几十年苦心研练,摸索出许多真知灼见。多篇论文已在武术刊物上发表,深受同仁的关注和重视。林泉宝先生为了更好地让更多的太极拳爱好者认识与瞭解赵堡太极拳,集数十年习拳经验、体会与先师们的传、论、典籍成此册——《武当赵堡侯氏太极拳与行功心悟》。此书的出版是对赵堡太极拳的又一贡献,实为太极拳界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众所周知,永年武式太极拳源于赵堡,至今武式和赵堡后辈亲如兄弟,堪称一家。原我辈齐心协力共同把太极拳事业发扬光大。
  应林泉宝先生嘱,是为故,故乐之为序。
武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
中国永年武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
翟维传

自序


  武当赵堡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的赵堡镇,始于明朝末年的蒋发,一直流传至今代代有传人。有人说「赵堡太极不出村」,一直视之如宝秘不外传。自上世纪三十年代,赵堡太极拳第十代宗师郑悟清先生和郑伯英先生以及侯春秀先生,先后走出赵堡镇,始而结束了「赵堡太极不出村」的歷史。三位名师定居西安,广泛传授武当赵堡太极拳技,以毕生精力弘扬国技,被称之谓着名的「西北三杰」,从学者遍及各行各业,脱颖而出者不计其数。目前,赵堡太极拳不但在我国有广泛的流传,退流传至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香港、欧美等国家。
  最早到上海传授赵堡太极拳的是杨邦泰先生。杨先生是河南人,解放初在西安拜赵堡太极拳第十代宗师郑伯英先生门下,杨邦泰为第十一代正宗入室弟子,尤精通臂拳和形意拳,五十年代来上海创业,在广西北路开了一家杂货店,并在上海定居成家立业,可算是一个温饱之家。
  杨邦泰先生酷好武术,在上海的人民大道教拳,以形意、通臂为主,兼教武当赵堡太极拳,杨先生因尊师嘱,不轻易教授赵堡太极拳,故杨先生在上海教赵堡太极拳者为数不多。
  杨邦泰是上海着名的武术家。上海市体委顾留馨、周元龙等都知其精通式当赵堡太极拳,在七十年代由周元龙等组织总结杨先生的赵堡太极拳,并给他拍摄了全部拳照。由于种种原因,耽耽搁搁,最终资料与全部拳照不知去向,到如今邦泰师兄已不在人世,这个损失也是无法挽回的。
  余认识杨邦泰先生是在1980年代左右,通过武术界的一个朋友介绍的。初次见面在广场的人民大道。杨先生正在与人教拳,稍后待其休息时,我便迎上前去搭话,「阁下是赵堡太极拳的杨邦泰先生吗?」「正是,先生你练什么拳的?」「我练的是武当赵堡太极拳。」「那么,先生师承何人?」我说:「鄙学技于西安郑悟清、侯春秀老师。」「啊!原来咱们是自己人,我师承西安郑伯英先生门下,」杨邦泰显然有些惊喜,他接着说道:「先生练的是赵堡小架,我走的是赵堡大架。咱们人不亲拳亲。」他一面握着我的手,一面亲切地招唿着。「鄙姓林,初学赵堡太极拳,望不吝指教」我说。「说哪里话来,咱们是师兄嘛,是否请先生到鄙舍少叙。」杨邦泰先生非常豪爽,邀请我到他家中叙谈。人民大道距广西北路很近,步行十几分钟就到了。当时来说他的家还算比较宽裕的,有一小饭间,算是会客室吧。他的夫人是一个宁波口音颇重的上海人。杨先生谈及赵堡太极拳来滔滔不绝,对于太极拳的源流,以及赵堡架内的名人轶事,杨先生是如数家珍,并把有关资料、名家来信都一一展现在我的面前。
  我是八十年代初回上海的,由于工作很忙,以后很少有机会与杨邦泰师兄会晤。1988年我从日本回来拜会他,说他的膝关节肿痛,现不常出来练拳,我说可能是长期寒湿凝结,关节气血瘀之故,应以针灸热敷为主。杨先生还和我商榷今后如何发扬赵堡太极拳,要在上海生根开花,1990年我去海南工作。后来回上海后听说杨邦泰先生已经不在了,真的很悲痛,非常遗憾,无疑是一大损失。


  我是1970年去陕西咸阳的,当时我认识了许多太极拳名家,尤以侯春秀、郑悟清先生为武当赵堡太极拳第十代宗师,郑、侯两位元在西安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太极拳技艺极为高超。鄙人自学赵堡太极拳以后,对太极拳的认识有了根本的概观,太极拳不只是一个拳种那么简单,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哲理,练功即是修道,其理玄奥莫测,大之而立天地,小之而悉秋毫。悟此道者将使你得到取之不尽永享其乐的极为珍贵的健康财富。
  我自1990年代陆续收了些赵堡太极拳的弟子,有医院里的医生,医院里的病人,有中医药大学的教师、学生,有慕名前来的太极拳爱好者,以及外国学生。由于工作繁忙,很少有固定的教学时间。
  自2000年10月,有本门师兄原宝山先生相约去武当山,并参加第二届中国武当拳国际联谊大会比赛,我荣获了武术套路的一等奖和优秀论文作品奖。尤以原宝山等师兄的鼓励和赞赏,他说:「想不到上海有我们的同门师兄弟,你的功夫不错,对赵堡太极拳有很高的见解与悟性,你应该为赵堡太极拳做出贡献,把老师的东西和你自己的体悟写一本书。」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写下了近二十万字的《太极拳行功心悟》。宝山兄对此书诸多好评,他说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的心得体悟,是较好的太极拳书,并设法把我的《行功心悟》和李师融先生的《古今太极拳谱荟萃》的出版而多方联繫,由于种种原因,耽耽搁搁至2003年的春节,原宝山先生因病逝世,这对武术界来说是重大的损失,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我感到非常悲痛,失去了一位好朋友、好师兄。
  近年来我在《精武》、《少林与太极》、《武当》等杂志上刊登了几十篇太极拳文章,介绍了武当赵堡太极拳的内功修炼,赵堡太极拳的重大特点和各种技法,也算为弘扬赵堡太极拳作出些贡献吧。


  2002年有一位从西安回沪的赵堡太极拳传人,名叫金根声,曾拜西安着名的赵堡十一代传人李随成门下,金先生为人谦虚,功夫深厚。我与金先生的认识说来有些奇缘,金先生在西安与许多赵堡太极拳名家相交莫逆,尤其经常拜会师伯原宝山先生,金先生告知回沪后要在上海弘扬赵堡太极拳,你可在上海找到我们的同门师兄弟林泉宝先生,他的根基好,你们可以合作一起搞。金先生回沪后到处寻找我,由于原宝山先生把位址搞错,金先生无望再与我会晤,此时因原宝山先生已经病故,无法寻找我的联络地址。金根声先生已在徐家匯公园稍有名气,有不少慕名前来学习赵堡太极拳的,更有各种媒体、网路的缘故,前来查询找我的人不少,金先生颇觉焦躁为难,当时我也尚不得知,后来我的一位女弟子孙芳青,每週六回家探望母亲,则周日上午在附近的东安公园练拳,说也真稀奇,金根声的一位女弟子正好週日也在东安公园练太极拳,两人练的都是赵堡太极拳,几乎近似,相互询问都是练赵堡架的,她回去后告知金先生,说在东安公园有一位练赵堡太极拳的,她的老师是赵堡十一代传人,金先生立马反问说,是不是姓林的老师,通过弟子们的资讯传递,我们奇迹般地在徐家匯花园会面,「拳亲人更亲」,我们在上海树立一个赵堡太极拳的队伍,为共同弘扬武当赵堡太极拳携手努力奋进。
  金根生先生是武当赵堡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拳艺精湛,为人谦和,拳风高尚,在上海徐家匯地区的徐家匯公园教授赵堡太极拳,金老师因材施教,根据个人的年龄及身体状况,採取不同的方式、架势和速度进行练习,因其练功效果显着,平时多病体弱者,经练赵堡太极拳不久,精神也显得充沛。故不到一年的时间,赵堡太极拳在徐家匯花园蓬勃兴起,习练的人数已达百余人。
  金根声师承李随成先生,李先生是郑悟清宗师的入室弟子,功夫独厚,又得侯春秀宗师的推手、散打技法。李随成先生在1984年获得陜西省75公斤级太极拳推手比赛的冠军。去年李先生在西安创办了「陕西华夏太极推手道馆」,并任法人代表、馆长、总教练,旨在弘扬中华武术,培养武术精英,振奋民族精神,建立一支高品质的武术竞技代表队,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培养武术搏击人才。
  我是比较传统的太极拳学者,说不上有多少功夫,但也决不盲目依附,学太极拳不能依样画葫芦,要学它骨子里的东西,否则很难有所成就。每个老师所传授的学生,在不同的程度上都有了自己的风格。而在这众多的学子中,能谓之佼佼者,也正是继承老师的「功基」而决定的。西北着名的三杰,郑悟清、郑伯英和侯春秀,他们各自有自己的风格,但是他们的这种武功底蕴,也是近代史上罕见的杰出武术家。赵堡太极拳能为世人所刮目相看,也是由这三位宗师的努力,以及他们具有超级实力,精深的技能有关。
  最近,我们通过各种管道,得到了武当赵堡太极拳第十代宗师侯春秀先生的一盘录影,我们惊喜万分。而这整个套路只有几分钟,这对我们练赵堡太极拳的人来说,就显得特别的珍贵,如果能够完整地保留这份资料,也是给后人学习的楷模。录影不是很清楚,面容有些煳,但是动作还是比较清晰的。侯老师的神韵,每一个动作的起伏转换都显出武术高手的风采。二十多年没有见过老师的形架,这次看到他的录影,是一种欣慰,特别有亲切感,是千真万确正宗的本人架式,如果能制作成CD片,这无疑是一部至高无上的教材。我撰写的《武当赵堡侯氏太极拳》正是侯春秀老师承传的拳架,我说不好自己学像了老师有几分,也包括了其他的传人,但是老师的录影正是一种最完美的体现。
  赵堡太极拳正在上海迅速兴起,金根声先生教的是郑悟清宗师传下的赵堡小架,而我所传授的主要是侯春秀老师的拳架,也有人称之谓中架。其实没有这种分法,只是大家把它叫习惯了。现在我们已经设立一个上海赵堡太极拳的网站,还有一个叫华夏推手道的网站,为联络发展,为弘扬赵堡太极,与现代化的科学文明相接轨。


  在咸阳的这段日子里,我接触最多的就是张氏兄弟。他们对赵堡太极拳的热爱和执着,是无可非议的。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很少唠叨家常,俗话说「三句不离本行」,他们兄弟俩几乎把「武当赵堡太极拳」作为是生命的一部份。所以功夫日增,在咸阳他们哥俩也是有相当实力的传人弟子。我们经常谈功论拳,一聊就是大半天。顺林和我推手较多,我们经常在一起比试,以此来拈定自己的功夫。说也奇怪,我与瘦娃(他家里对顺林的爱称)像似赛车一般。一忽他超过了我的功夫,但过一段时期我又追上了他,甚至有所超越。老师也常以我来激励他们哥俩的进步。宗有师胜爱顺林,诸多倾囊相授。侯老师尤喜长林,师徒情深,倍加关注。尽管如此,但我们一直想处得很好。他们对我从不保密,在技法上相互探讨,相互渗透,共同进步,我们三人算得上是真正的太极拳痴迷者。
  当时他们家的母亲是一个非常慈祥,非常热情好客的一位老人,我与李宗有老师就是他们家的常客。如今光阴荏苒,一晃就是几十年,三位老师(郑悟清、侯春秀、李宗有)相继过世。
  「侯春秀老师在咸阳」一文是由张氏兄弟所作,详实叙述了侯老师在咸阳的传授经歷。也是侯老师教拳生涯的一个重要的转捩点,通过在咸阳的传授。改变了老师的陈旧观念,他开始广收门徒,对赵堡太极拳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潮。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还写了侯老师在咸阳密传的几种功法,内容非常丰硕,如深海探珠,循光而不舍。此书供诸热爱赵堡太极拳的读者,也是缅怀我们的恩师侯春秀。

六 
  我与戚建海先生相识于武当山,今年四月我在臺湾的《太极拳》杂志上。发表了连载的太极拳文章,不料无奇不有,成先生也发表了一篇题为《执着的追求,无私的奉献》的文章,正是一个奇缘和巧合。他写的是我的一位好友,即海南李师融先生的新着。戚先生文笔犀,爱恨分明,精炼求实,不得不令我拍案叫绝,于是乎我拨通了成都的长途电话,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随之你来我往,信扎​​电话时有联络,藉着我与戚建海的交往频频,感情甚笃,颇有许多在太极拳的源流,以及功理功法行功内丹的共同之趣,尤其感谢的是成先生给我介绍了臺湾逸文出版社的总经理,并向刘总推荐我的《武当赵堡侯氏太极拳与行功心悟》。刘总非常关注此作,待人接物十分谦诚。先生从年青时颇爱武术,并有多篇武术文章问世,他是一个年青有为不可多得的奇才。我庆喜能有这样一位知友相识,也为我们的内家拳术有这样的精英而感到兴奋不已。
  通过诸多朋友的帮助,拙着《武当赵堡侯氏太极拳与行功心悟》即将问世。除了感谢诸多相交莫逆的道友以及同门师兄弟,他们热心关怀与无私的帮助。同时也缅怀我的师兄原宝山,没有他启示、没有他的鼓励、没有他的逆请、没有他的点火,我恐怕还在踌躇之中。

目录

前中央领导魏文伯同志86年给作者题词:苦练
前言
序文一 前太极拳国际联盟总会张肇平理事长为作者题词
序文二 戚建海序
序文三 何全基序
序文四 翟维传序
自序
上篇 太极拳行功心悟
 第一章太极拳入门
  一、寻觅明师
  二、太极拳与技法
  三、太极内功入门
  四、太极拳之修炼过程
 第二章 太极拳之内功修炼
  一、领架
  二、太极拳与书法
  三、克隆太极
  四、运裆
  五、太极拳之松柔
  六、太极拳之「无为」修炼
  七、太极拳之唿吸法
  八、太极拳「自动化」
  九、太极拳之道
 第三章 太极拳行功心悟
  一、太极拳的衣钵之传
  二、太极拳之「五手」
  三、太极拳之内功实践
  四、太极拳行功丹法
  五、太极拳与丹功
  六、太极静功《无极丹功》
  七、太极动功《行功丹法》李氏两仪九功之入门功
  八、《返还功阐秘》
  九、《太极行功》
 第四章 太极拳身法的技术要求
  一、腰与胯在太极拳中的作用
  二、胯与尾闾在太极拳中的作用
  三、太极拳之行功十要
   1.虚领顶颈
   2.含胸拔背
   3.开裆下腰
   4.分清虚实
   5.沉肩垂肘
   6.上下相随
   7.用意不用力
   8.内外相合
   9.相连不断
   10.动中求静
 第五章 太极拳的技击、养生与发展
  一、养生是太极拳的根本
  二、技击是太极拳的灵魂
  三、太极拳与道家内丹术
  四、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
 第六章 太极拳技击十要
  一、以柔克刚
  二、以明对暗
  三、后发先至
  四、以静制动
  五、贵化不抗
  六、以顺应逆
  七、以整击散
  八、捨己从人
  九、吃啥退啥
  十、圆之较量
 第七章 赵堡太极拳之重大特点
  一、赵堡太极拳之「耍拳」
  二、面前有手不见手,胸前有肘不见肘
  三、「以裆带手」是赵堡太极拳之天机
  四、赵堡太极拳之步法
  五、手上的串子,脚下的绊子
  六、不贪不欠是赵堡太极拳之典范
  七、明三节浑身是手
 第八章 延年益寿话太极
  一、太极拳以养为主
  二、太极拳之保健作用
  三、太极拳有益于大脑神经系统
  四、太极拳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五、太极拳对唿吸系统的影响
  六、太极拳对消化系统功能的作用
  七、太极拳对人体骨骼,肌肉,关节的作用
  八、太极拳对人体超循环系统——经络系统的影响
下篇 赵堡侯氏太极拳侯氏成架
第九章 武当赵堡太极拳
 一、太极拳溯源
 二、赵堡太极拳歷代宗师简介
 三、太极拳宗师三杰
 四、张氏一脉的传人——侯春秀
第十章 太极拳的技与道德
 一、前言
 二、同门妒忌
 三、颠倒黑白
 四、无中生有
 五、唯我独尊
 六、欺师易祖
 七、修道养德
第十一章 赵堡太极拳侯春秀技法歌诀
 一、太极十三势歌
 二、太极推手四十八字歌
 三、推手技击四十八字歌
 四、推手技术四十八字歌
第十二章 赵堡太极拳之身、手、步、眼法
 一、手型手法
 二、眼法
 三、身法
 四、步型步法
 五、脚法
第十三章 赵堡太极拳成架套路
 一、太极拳歌诀序
 二、赵堡太极拳成架名称
 三、赵堡侯氏太极拳演练图解
第十四章 武当赵堡太极拳之技法与推手
 一、太极拳推手技法
 二、赵堡太极擒拿术——金丝缠腕
 三、上盘八法
 四、中盘八法
 五、下盘八法
第十五章 太极论坛
 一、当今太极论武技
 二、拙打不如巧摔
 三、大话太极
 四、赵堡太极拳的传承之密
 五、赵堡太极拳的三种拳架探秘(代理架、腾挪架、领落架)
 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郑钧上海行
 八、情繫武当
 九、拳如其人
 十、学太极感悟人生
 十一、太极拳推手竞技话今昔
 十二、太极拳易难谈
 十三、太极内功与气功治疗
第十六章 侯氏咸阳传秘技
 一、侯老师秘传内功七技总论
 二、侯春秀老师在咸阳
 三、太极拳择要(张敬芝)
 四、拜师记
 五、练手功
 六、练架功
 七、练腿功
 八、练身功法
 九、「抬「与「顿」主讲
 十、谈练身功体悟
 十一、架子分解走向功法
 十二、漫谈侯老师的推手技法
第十七章 河南温县赵堡太极拳歷代主要传递系统表
第十八章 武当赵堡太极拳歷代宗师拳论
 一、明朝太极拳经典拳谱
 二、清朝赵堡太极拳歷代宗师传人之拳谱

ToCBK-2018

显示完整说明

购买过此商品的人还购买过

商品标籤

抹香草浴(50包)

抹香草浴(5...

8 NT$1000元
无极拳谱图说

无极拳谱图说

9 NT$270元
郭连荫太极拳谱

郭连荫太极拳...

95 NT$475元
简化太极拳实战图释

简化太极拳实...

9 NT$270元
太极拳健身与技击

太极拳健身与...

9 NT$225元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