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其它 > 中国传统 > 新译尉缭子(二版)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相同作者的商品

浏览纪录

新译尉缭子(二版)

prev next

新译尉缭子(二版)
  • 商品编号: smin3142
    出版社: 三民
  • 作者: 张金泉 注译
    出版日: 2017/05/01
    ISBN13: 9789571423142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平装150x210mm
    页数: 168
  • 定价:  NT$170元
    匯率参考:  换算成人民币
  • 优惠价:  9 NT$153元
  • 商品库存: 1
  •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点击数: 3966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尉缭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兵书的总结性论着,既对孙子、吴起所代表的先进军事思想有所继承和发展,又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兵阴阳说,创见很多,为歷代学者所引用。书中提出军事条令共十二篇,为中国最早提出有系统的军令者。本书导读为《尉缭子》做了系统式的介绍,有助读者理解其中的主要观点,书后并附有《尉缭子》歷代题评选要,可供读者深入研究参考之用。

导读(节录)

  《尉缭子》论兵,能够从战争性质这一根本点出发,肯定军事是最急切的基本国策,把它同国家的政治、经济连为一体,进而论及战略、战术以及战斗队形,终于制订部队编制、训练的各项条令,自成系统。下面介绍几个贯穿全书的主要观点。
  一、关于战争是社会现象,反对靠天打仗的观点。
  第一篇是全书的总纲,它以「天官」为题,表示论者对当时盛行靠天取胜的军事谬论的强烈批判。所谓「天官」,是指「今世将考孤虚,占咸池,合龟兆,视吉凶,观星辰风云之变,欲以成胜立功」(见〈武议〉)。「考孤虚、占咸池、合龟兆」等都是古代占卜鬼神的手段。对此,尉缭断然地说:「臣以为难」(同上)。不是「天管」,而是「人管」,战争是社会现象,是人群之间的争夺。「故曰:『举贤用能,不时日而事利;明法审令,不卜筮而获吉;贵功养劳,不祷祠而得福。』又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古之圣人,谨人事而已」(同上)。他列举着名战例,证明那些占卜鬼神的做法,其目的仍在于「人事而已」(见〈天官〉)。这就是尉缭考察战争的出发点。从这点出发,他主张自身奋斗,向国君疾唿:不求天,不崇古,而在于自身努力。所谓「苍苍者天,莫知其极,帝王之君,谁为法则?往世不可及,来世不可待,求己者也」(见〈治本〉)。他主张战争是国君治国最急切的基本任务,所谓「地,所以养民也;城,所以守地也;战,所以守城也。故务耕者,民不飢;务守者,地不危;务战者,城不围,三者,先王之本务也。本务者,兵最急」(见〈战威〉)。明确提出战争是国家政治、经济的一部分。他主张国君要努力使国家「富治」,所谓「夫土广而任,则国富;民众而制,则国治。富治者,民不发轫,甲不出暴,而威制天下,故曰:兵胜于朝廷」(见兵谈)。他还主张战争的目的在于「诛暴乱、禁不义」,认为当时频繁的战争都不是义战,所谓「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夫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财货,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盗也。故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见〈武议〉),「今战国相攻,大伐有德」(见〈兵教下〉);「故王者伐暴乱,本仁义焉,战国则以立威,抗敌,相图而不能废兵也」(见〈兵令上〉)。对于当时战争,确是一语中的之论。
  此外,还有慎重选将、把士气看成胜败的关键、料敌制胜讲究策略、重视部队组织和训练等等,总之,要从各个方面制订政策发挥人的作为,这就是战争的艺术,这就是尉缭子兵法最具威力之处。
  二、关于战争胜败关键在于士气的观点,主张「本战」。
  他在〈战威〉中提出「夫将之所以战者,民也;民之所以战者,气也。气实则斗,气夺则走」,认为战争是敌我双方士气的对抗。所谓「斗则得,服则失」(见〈攻权〉),就是说尽「人事」去斗就一定胜利,反之,不尽「人事」而服就必然失败。士气是「人事」的集中表现。「善用兵者,能夺人而不夺于人」(见〈战威〉),「凡夺者无气,恐者不可守,败者无人,兵无道也。意往而不疑,则从之;夺敌而无前,则加之;明视而高居,则威之,兵道极矣」(见〈战权〉)。
  所以,用兵之道在于养气,养气之法在于「本战」,而本战在于「励士」。〈战威〉有详细解说,「故战者,必本乎率身以励众士,如心之使四支也。志不励,则士不死节;士不死节,则众不战。励士之道:民之生,不可不厚也;爵列之等、死丧之亲、民之所营,不可不显也。必也,因民所生而制之,因民所荣而显之,田禄之实、饮食之亲、乡里相劝、死丧相救、兵役相从,此民之所励也。使什伍如亲戚,卒伯(古代军队中两级基层军官)如朋友,止如堵墙,动如风雨,车不结辙,士不旋踵,此本战之道也」。在政治上、经济上创造条件,从个人到全军乃至全国培育一往无前的斗志,建设一支「兵有五致:为将忘家,踰垠忘亲,指敌忘身,必死则生,急胜为下。百人被刃,陷行乱阵;千人被刃,擒敌杀将;万人被刃,横行天下」(见〈兵教下〉)的军队。
  战争取胜要诀是夺敌的士气。这支军队能够「讲武料敌,使敌人之气失而师散,虽刑全而不为之用」,以「道」取胜;也能够「审法制,明赏罚,便器用,使民有必战之心」,以「威」取胜;还能够「破军杀将,乘闉发机,溃众夺地」,以「力」取胜。尉缭下了结论,「王侯知此,所以三胜者毕矣」(均见〈战威〉)。

目录

导 读
卷 一
天官第一 一
兵谈第二 六
制谈第三 一一
战威第四 二一
卷 二
攻权第五 三一
守权第六 四○
十二陵第七 四五
武议第八 四八
将理第九 六二
卷 三
原官第一○ 六七
治本第一一 七二
战权第一二 七八
重刑令第一三 八三
伍制令第一四 八五
分塞令第一五 八八
卷 四
束伍令第一六 九一
经卒令第一七 九四
勒卒令第一八 九七
将令第一九 一○一
踵军令第二○ 一○三
卷 五
兵教上第二一 一○七
兵教下第二二 一一四
兵令上第二三 一二二
兵令下第二四 一二七
附 录
壹、银雀山简本《尉缭子》释文 一三五
贰、《群书治要》本《尉缭子》 一五七
叁、《尉缭子》歷代题评选要 一六五

显示完整说明

商品标籤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